南方没暖气 作品

第518章 文始真要(第2页)

“乾虚功!天师府藏经阁!”崔廉喃喃,声音干涩。

“嗯,”李简又吸了一口烟,“功法是只是个引子,或者说是渡河的筏!但路,终究要你自己去走才行!后天,准确来说是明天,你就能使用天长观的长春台洗掉原来功法的痕迹,所以你需要尽快的在这一天之内将这篇功法烂熟于心,以便在原有功法被冲洗干净之后你能够重新以新功法稳固自身,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简说着随手将烟蒂摁灭在桌上的小碟里,发出轻微的滋声。

“你觉得作为一个修行者立身于修行界的洪流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崔廉看了看手上的功法,又看了看李简,微微摇头。

李简一笑,“你回答不上来是对的,因为这根本就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想要答案就需要用你自己的脚去仔细丈量你的人生,用心去体悟,用时间去验证!世人根器不同,自无一定之规,有人向往高山,有人乐于水流,有人倾心于罄石温润,有人醉意于繁星闪烁的浪漫,但是鞋合不合脚只有你自己知道!”

崔廉若有所思却不甚理解。

李简端身正色,“既已有今时今日,那我便于今时今日传你,我门中奥义!天师府虽外似平和然内有道法二争!当今修行界亦然!其尊法者为主流,以手段为基,经典为次,此法虽成材日短,然如壁里安柱,根基不牢,其根柱腐朽亦是必然!”

崔廉也随之正色,“师父此为何解?”

李简道:“手段本无优劣,然世间尚有阴阳之道,必有互补之转,亦有互损之根!诸家手段各有可取之处,若是强说彼此之间互无长短,然…以鹰搏兔,鹰胜几何?”

崔廉微愣,旋即答道:“未知!”

“正也!”李简点头,“猎鹰搏兔,胜负似乎天定,鹰吃兔,兔死必然,但世间仍有兔子蹬鹰搏杀鸟隼之事!故手段术法修炼至极致,虽有奇效,亦能服众,然其根基不牢,仍有倾覆之险!”

“那尊道而轻法,可为正解?”崔廉问。

李简摇头,“天师府藏书阁一脉,即你我法脉之根源自关尹子文始真人至今已有三千余载,我们这脉虽尊道而轻术,但亦是行辕轴木,久用必劳,劳久必折。”

崔廉顿时大骇,“若此,二者皆不可久之,为何我脉祖师皆要尊道而轻法术呢?”

李简欣然一笑。

“我派所尊之经典为文始先生所着之经纬,名曰文始真经!文始真经脱胎自道祖所着之道德经。想千年之久载,道祖乘牛而出西关紫气东来八百里,适时祖师关尹于函谷留道祖着书,道祖曾言道不可言。你可记得道德经开篇之语为何。”

崔廉沉思,顿时豁然开朗,“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是缘亦为道,虽为道然是无专道之传,真理虽为真理,然无永恒之真理。”

李简满意的笑了笑,“这便是了!天师府传世之根为道德经、太上灵感篇二者,然我脉辅加一文,乃文始真经共为要旨!三者合一方为真要!昔日祖师留道祖着书立传后 得道辞官,而去于乡野之间,结一草楼以观天下!是日也,则我脉弟子当心有天下,遍览诸门之法学,融会贯通,增添补弱,时时自革,虽也传文济世,但不传个人所领之意!其中真意当由个人所知领悟,遍览诸学,自行参透,与时俱进,实时通达,方可去之传递!如若孤步自封,只传一家之所言,否诸家之所悟,则是如后世儒学东林一党,虽言谈为圣人之学,然早非圣人之意,皆是一群徇私枉作之徒,便求方便而于众生之辈!此乃大忌大讳大恶大贼,若行此步,则天下苦圣人之语如临鬼池,糟粕遍野,无有精华之妙,只可如庄子之所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若要圣人之语久传于世,当人人自省,人人自悟,人人自持,如此这般我道传承方可如江河洪流源源不绝,时时清澈不染尘埃!”

“弟子尊也!”

李简点头,“今日已成前文已去,我便代历代祖师先贤传尔道德经、太上灵感篇、文始真经三篇,望尔等时时自持,犹有自新,莫自顾自疯,自嗔自痴,张兴广路,已正我文始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