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投之以木瓜

康熙五十一年四月十九日,诸事皆宜,胤礽正式举行登基大典。

并入住乾清宫。

与此同时进行的,还有瓜尔佳氏的册封大典。

夫妻二人携手踏过丹壁石,走到太和殿之下,转过身,享受万民朝拜。

看着台阶一股汹涌澎湃的豪情——

这是他的江山!

这是他的子民!

身旁的瓜尔佳氏轻握了一瞬胤礽的手,胤礽回过神,转头看向她。

发现她的脸上尽是恍惚,不由得轻笑一声。

他其实也觉得不大真实。

不过今日过后,他便能大展拳脚了。

今年的年号仍旧是康熙,但明年就能正式更改为他自己的年号了。

胤礽与礼部和钦天监商讨过后,最终将年号定为了“襄逸”。

“襄”有辅佐之意,寓意他的皇位是依靠兄弟们得来的。

胤礽不是什么忘恩负义的人,胤禔等人的功劳他都记在心里,也有打算给他们的爵位都升成铁帽子亲王。

再说了,他的那群兄弟们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烂泥扶不上墙的,他得把他们全都利用起来才行。

在发生叛乱后的这大半个月里,康熙并不甘心就这么把皇权交出去,数次想要往宫外传递消息,让各地总督入京勤王。

然而都被胤禩留下的人手截留了下来。

在那次叛乱之后,胤禩直接把九门提督手底下的三万兵权移交给了胤礽。

而康熙的亲卫和亲军,都被胤礽驱逐出了皇宫。

胤礽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废除满文办公。

对比已经非常成熟的汉语体系,满文就像是个还在穿开裆裤的婴儿,里头不仅有大量词汇发音相同,还相当难书写。

他不想自找麻烦,让自己的办公难度飙升。

然而这一下子就戳到了康熙,以及那一票满人老古董的肺管子。

满洲八旗的所有话事人都不同意胤礽这条政令。

在他们看来,满文是满洲文化的命脉,若是满文不再出现在朝堂上,那很快便会被人遗忘。

他们也很快就会被同化成汉人。

这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

这些人直接杀到了乾清宫,让胤礽给他们一个说法。

胤礽就知道会有这么一遭。

他也不慌张,直接叫人搬来了几张桌子,让人写字,他挑出一些发音相同的满文和汉文让这些人辨认,并挑出一部分奏折让一部分人翻译。

另一部分人按照这些翻译件再翻译成原文。

结果大半天的功夫过去,大部分人都陷入了自我怀疑当中。

他们吹嘘了大半辈子的满洲文化,在传承了几千年的汉文化面前,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可即便是事实都已经摆在众人眼前了,还有一部分人拿胤礽背弃祖宗礼法说事儿。

胤礽都气笑了。

他们口中所说的祖宗礼法是顺治帝入关之后,满人生下来就高人一等的“祖宗礼法”。

但事实上呢?

没入关之前,这些人还在漫山遍野地打猎,找野果充饥,整日徘徊在饿毙冻毙的边缘,现在才过了多长时间的好日子,就把祖辈那些不堪的过往全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