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出师表

刘备着令人把刘禅提过来,然后怎么看都不顺眼,然而这个时候的刘禅就已经知道抱诸葛亮的大腿了。

“相父,相父,救命!”

诸葛亮把人护在身后,对刘备说,“大王,王太子还小。”

刘备怒气冲天,“过来!”

刘禅把自己藏得严严实实的,“不过!”

“过来!”

“不过!”

“过来!”

这一对父子还在这里较劲,蜀汉阵营里不免也有人起了想要动歪心思的想法。

天幕之上还没有结束。

而是逐渐浮现出了一道带着沧桑的声音,他一字一句的念着《出师表》,那就是一个长辈对于一个小辈的殷切关怀。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一直到末尾,大家才发现,刘禅用的那几个人全部都是诸葛亮在出师表当中提到过的。

估计诸葛亮自己也想不到刘禅比这些人能活多了。

而后世人也是用大白话来解读出师表,于是天幕下更多的人也就明白了。

许多人平民百姓识字的途径都是通过天幕,他们没学过历史,不知道诸葛亮是什么人,就是听着天幕说,觉得他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可是天幕一把出师表用大白话说出来之后,他们一下子就知道了。

总结一下出师表就是——

[你爸走得早,现在也不太平,你要多学学你爸,不要寒了老兄弟的心,你长大了要自己想一想。]

[老人们都是风里雨里一起过来的,要信任他们。小郭、老费、董哥都有经验,你要和他们多学学,看看他们怎么做事,怎么说话的。]

……

[你爸走了之后,叔叔我愁啊,就怕对不起你爸留下来的基业,叔叔要去开拓市场了,你要对家里大小事情多上点心……]

[不知不觉话就说这么多了,小子保重!]

光是看完这一些话,刘备也不自觉丢下了手中的鞭子,流下眼泪。

这一刻刘备父子两个泪水涟涟。

“孔明——”

“相父——”

两张面孔一下子看向他,诸葛亮摇头无奈叹笑,“唉……”

“为何孤营中就没有这等……”曹操嫉妒刘大耳,关羽也不愿意留下,诸葛亮这等人才也在他那边,而自己这边,奉孝早死,文若也和自己离心离德!

“该死的刘大耳!”

别说曹操嫉妒,孙权也嫉妒,他想到周瑜,但又有点说不清楚道不明的感觉,也是长叹一口气。

最夸张的还要属李世民,看到出师表也是泪水涟涟,想到了自己的几个孩子,这样的殷切嘱托,他也想要对自己的子女说说。

没有什么是比老父亲更加感同身受的了。

朱元璋也想到了朱标,如果天幕没有出现,朱标英年早逝,也是自己一辈子的痛,现在一切都改变了,自己绝对不会让标儿这么早走!

永乐朱棣想了想自己那三个好大儿,些微的感动马上收回来了。

忧愁他们还不如忧愁自己。

“刘禅投降之后,后主刘禅以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司马昭为了试探他有没有复国之心,就设宴款待,并且安排了蜀地的歌舞表演,在场的蜀汉旧臣都看得触景生情,只有刘禅看得津津有味,嬉笑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