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魔术改造(第2页)

诸葛亮摇着羽扇,慢悠悠地绕模型转了一圈,思索着说:“可再加个隐藏关卡,若观众按对三个船锚图案,会播放你们当年分析水流轨迹的录音,这样能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案件。”周瑜在一旁补充道:“录音里可以加段江涛声,像回到沉船现场,营造出更逼真的氛围。”林夜点了点头,指尖在模型底座轻轻一点,里面突然传出水流哗哗的声响,混着他和林昼讨论导流板角度的声音,那声音清晰而真实,仿佛时光倒流,把大家带回到了当时的场景。原来是他嫌录音频麻烦,直接用了法术复刻当时的对话。

晚饭时,邹善炖的莲藕排骨汤在锅里咕噜咕噜地冒着泡,飘着淡淡的薄荷香。林夜端着碗,喝着汤,忽然指着窗外,兴奋地说:“看,博物馆的灯亮了。”特展展区的灯光在夜色里格外醒目,像个巨大的灯笼,照亮了周围的黑暗。林昼穿着睡衣,扒着窗户喊:“明天肯定有很多人!”邹善笑着敲了敲他的碗,温柔地说:“吃饭别分心,明天要早起,夏侯杰说八点就要开始彩排。”

夜深了,林夜趴在桌上认真地改模型的程序,屏幕上的代码密密麻麻。他嫌一行行调格式麻烦,直接用了法术自动排版,代码瞬间自己排列得整整齐齐,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伍。林昼靠在他肩上,眼皮已经开始打架,手里还攥着片粉丝送的星星贴纸,嘟囔着要贴在模型最顶端的灯珠上。邹善坐在旁边,手里拿着短刀,认真地给模型刻最后的落款:“林夜、林昼 制”,那笔画深峻,就像在船板上刻下航标,坚定而有力。

技术部的灯散发着温暖的光芒,映着三个人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很长。诸葛亮的羽扇搭在程序手册上,羽扇的羽毛整齐而顺滑。周瑜的图纸压着半块没吃完的薄荷糖,薄荷糖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陆逊的艾草盆栽在角落散发着清新的香气,让整个房间都弥漫着大自然的气息。姜维整理的零件盒里,铜片闪着温柔的光,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故事。长江的涛声从远处传来,混着技术部里细微的电流声,像首永远唱不完的歌,那歌声悠扬而动听,陪伴着他们度过这个充满意义的夜晚。

林夜忽然碰了碰林昼的胳膊,轻声说:“最上面的灯珠歪了。”林昼抬头,睡眼惺忪地笑着把星星贴纸往灯珠上一按,说:“现在正了。”两人对视一眼,都没说话,但他们的眼神里仿佛有无数话语在流淌,那是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和信任。窗外的月光轻柔地漫进来,落在迷你摩天轮的灯珠上,那些小小的光点,像他们重生后走过的每一步——不算惊天动地,却稳稳当当,亮得踏实,暖得长久,仿佛在诉说着他们未来还有无数美好的故事等待去书写。

技术部的工作台刚刚被仔仔细细地收拾干净,各种工具和杂物都被规整到了合适的地方,桌面显得格外整洁。邹善走到工作台前,随手就把那个造型精致的迷你摩天轮模型往旁边轻轻一推,模型在光滑的台面上滑出去一小段距离,稳稳地停住,这才腾出了一块足够宽敞的空地。

他接着转身,从放在脚边的帆布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条蓝布围裙。这条围裙的颜色蓝得如同深邃的夜空,泛着柔和的光泽。他将围裙往身上一系,熟练地绕到背后打了个结,绳带在背后勒出紧实的肌肉线条。仔细看,那绳带勒进肌肉里的痕迹,像是雕刻家精心勾勒的线条一般。这条围裙是林夜去年给他买的,上面印着色彩鲜艳的卡通轮船图案,轮船的烟囱里还冒着俏皮的黑烟,旗帜在微风中飘扬。这卡通图案和邹善那健硕得如同钢铁般的身材比起来,形成了一种别样的反差萌,让人看了忍不住会心一笑。

“今晚做灌汤包和狮子头。”邹善一边说着,一边搓了搓手。他的手指粗壮有力,指关节因常年练刀而格外突出,关节处的皮肤粗糙且布满了老茧,每一个茧子都像是他岁月的勋章。他打开带来的保鲜盒,盒子里的保鲜袋将里面的食材与外界隔绝得很好。里面是早上刚买的五花肉,那五花肉肥瘦相间,红白分明,像是一块经过大师精心切割、打磨的玉石,纹理清晰,色泽诱人。林昼一闻到肉香,立刻像一只小馋猫似的凑了过来,他把小鼻子凑近肉,使劲地嗅了嗅,带着一丝期待的语气问道:“老爹,要放姜吗?”邹善笑着轻轻敲了敲他的脑袋,宠溺地说:“等着吃就好,别操心这些啦。”

说着,邹善从抽屉里摸索出一把菜刀。这把菜刀不是那把有着独特牛角柄的短刀,而是一把普通的不锈钢菜刀。这把刀的刀身闪耀着清冷的光泽,刀柄上还有一些细微的磨损痕迹,那是它历经岁月的见证。然而,在邹善手里,这把刀竟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只见他手腕轻轻一翻,动作流畅而自然,菜刀如同灵动的游鱼一般在五花肉上游走。寒光闪过,那锋利的刀刃精准地将肥肉与瘦肉瞬间分离,就连隐藏在肉里的筋膜都被剔得干干净净,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当年学剁肉馅,师父说要‘细如米粒,匀若星子’。”他一边说着,刀速却丝毫没有减慢。他的手臂肌肉紧绷,每一次挥刀都带着一股沉稳的力量。五花肉很快就变成了碎末,那些碎末颗粒细得能透过指缝漏下去,却又没烂成泥。这剁馅的分寸,就像是刽子手斩骨时练出的精准把握,重一分则肉会烂成一团,轻一分则颗粒会过于粗糙,只有他能恰到好处地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