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追杀令,苦肉计
鞑靼,圣都。
号为“达仁汗”的鞑靼可汗已经把自己关在书房三天三夜了。
他没有吃东西,也没有见任何人,只是蓬头垢面地歪靠在榻上,望着铺在眼前的地图。
那是中原的地图,其中又以鄢陵一带最为醒目。
三天前接到八百里急报,得知赤尔乎和青桑王被杀,鞑靼折损了四十多万兵马后,他都要疯了!
前些日子,得知岩王和孛鲁台诱敌不成,反被赵安屠戮都没有这么失态过。
那可全是鞑靼的主力,还包括五万怯薛军啊!
赤尔乎更是和他情同手足,也是他登上汗位,开启宏图霸业的肱股之臣。
如今就这么离他而去了,还是万箭穿心而死……
他感觉自己的琵琶骨像是被击穿了一般,而且很内疚。
这天罗地网之计是他想出来的。
赤尔乎和皇甫极乃是朝中为数不多的劝他不要急着攻打江南,当先稳固中原,再攻灭赵安的大臣。
他听说江南富庶,又觉得鞑靼兵马势如破竹,必能很快夺得江南。
而且在赵安千里奔袭,夺得关中,又强势宰了燕王后,他也及时让契阔王对阵赵安了。
他笃定以这位三代王之才,哪怕不能杀了赵安,也能阻止其进一步壮大。
待拿下江南,再腾出手来全力围剿也不迟。
谁曾想鞑靼主力在江南陷入泥沼之中。
赵安则是趁机解了洛京之围,拿下虎牢关,气死契阔王,随后又夺取陇右,打通西北和洛京,继而出人预料地拿下朔方和河套,还顺势掌控了九曲大河上中游……
扪心自问,别看赵安小他三十岁,却是他此生遇到过的最强大的对手!
这崛起之势看得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
为此,他也是痛定思定,茶饭不思地进行谋划,最终才想出了果断战略收缩,让从江南撤回的鞑靼主力利用颍水、蔡河等地利灭杀赵安。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派岩王、青桑王、赤尔乎,还有一半的怯薛军前往!
结果反倒中了赵安的奸计,还让赵安大获成功,都被人说是一战定乾坤了!
他有仔细想过,那厮应该是和他不谋而合……咳,应该是想到一块去了,都看出了那一带得天独厚的地利。
赵安的天罗地网最终能够奏效,还是在于先发制人,在于料敌于先,在于步步为营,在于收割民心,稳固了后方。
而赤尔乎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他和赵安僵持之际,又得十万大军增援,兵马占据明显优势。
不过他过于依赖怯薛军了。
自始至终都没有成功整合鞑靼主力,让他们发挥最大战力。
赵安显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让神机营骤然发力,用那利器摁着怯薛军打,又选军中精锐豁命拼杀。
怯薛军大败。
赤尔乎内心大乱,其他兵马也没了主心骨,惨剧由此酿成。
鉴于赵安必会彻底封锁九曲大河,还有不少鞑靼兵马身处大河以南。
这也就意味着此番鞑靼折损的兵马很有可能会超过五十万。
五十万啊!
这已经不是将要失去中原那么简单了,而是整个鞑靼都有地动山摇之感了。
他必须要重新振作起来。
“赤尔乎,下辈子本汗要和你做亲兄弟!”
达仁汗拿起匕首,割破手掌,任由鲜血滴到地图上道:“本汗会给你报仇,鞑靼的儿郎们也会给你报仇!只要我鞑靼还有一人在,都会拼尽一切杀了赵安!”
“来人呢!”
他下榻怒吼了一声,待宦官推开门后,当即道:“颁布我鞑靼开国以来第一道‘大汗追杀令’,普天之下,四宇之内,凡是能斩杀赵安者,不论出身,一律封王,赏万金,食邑万户!”
宦官震惊之余,慌忙道:“老奴这就去办,不过这有两封密信……”
既然他愿意见人了,宦官也不敢耽搁,赶紧把密信呈上。
达仁汗拆开看完后,大喜道:“他们才是能够力挽狂澜的国之重臣啊,也只有他们才能为本汗分忧!本汗倒是要看看赵安接下来会如何应对!传本汗令,封义先为左贤王,封皇甫极为右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