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邵康 作品

第268章 强行改变叙事,自取其辱(第2页)

一个大臣酝酿了一番道:“大汗,既然我们和吐蕃已经化干戈为玉帛,那么在这么做之前是不是要先知会他们一声?”

“不必!”

伏固斩钉截铁道:“本汗如何做,哪里犯得着告知他们?”

他按照那一文一武两个臣子所说,下令褫夺了阿弃贺的一切封赏,并且将其家人尽数发配军中为奴。

整个大战的叙事也是从残兵败将和参与驱逐赵安的诸位将军做起。

知道实情的一律威逼,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伤亡也暗戳戳地推向吐蕃那边,说他们的伤亡要比浑国多。

至于到底伤亡多少,只说有些伤亡在所难免,严禁提及具体数字。

他深知这件事做起来很难,好在浑国多山,很是闭塞。

只要内部做好了,外界的人哪怕想把真实情况传递进来也很难。

然而,他千算万算,还是错得一塌糊涂。

两天后。

当听说整个河湟谷地已经被赵安给夺去后,他头昏目眩到站都站不稳了。

河湟谷地由湟水谷地和大河谷地组成,山水旖旎,土地肥沃。

大靖、吐蕃和浑国一直围绕此地展开争夺。

不过大河谷地向来是吐蕃的疆土,大靖和浑国数次图谋都没能得逞。

反倒是吐蕃趁着大靖衰弱,一举夺得了湟水谷地。

整个河湟谷地也就落入了吐蕃的手中。

谁能想到这次赵安不仅夺回了湟水谷地,还连带着把大河谷地给一并夺了。

从此吐蕃和浑国头顶相当于悬了一把铡刀啊!

赵家军可以直接从河湟谷地对两国发动进攻!

这太危险了……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伏固双手抱头道:“那里有吐蕃重兵把守,赵安又一直在对战两国大军,怎么还能把那里给夺了???”

前来通传的大臣欲哭无泪道:“大汗,这又是声东击西之计啊!赵安必是早就料到咱们会对他痛下杀手了,所以提前在河西走廊布下天罗地网,然后以身入局,让咱们都只顾盯着河西走廊了。”

“可他同样早就暗中调动兵马到金城西南一带,让他们趁机翻越乌鞘岭,奇袭湟中,进入湟水河谷……”

“据说此番大战,有五千赵家军是乔装潜伏在河西走廊的,这么一看,只怕还有其他赵家军乔装,从祁连山的大斗拔谷进入湟水河谷!”

剩下的他就没说了。

吐蕃为了截杀赵安,肯定调动了一些原本镇守在河湟谷地的兵马。

湟水谷地被两面夹击,哪里守得住?

赵家军夺得湟水谷地,再夺大河谷地也就会容易很多!

这等谋略细思恐极!

他目前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赵安从一开始就是将计就计,想要夺取河湟谷地的。

后来可能是打两国联军打得太过顺手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想要全歼他们了!

现在看来,吐蕃和浑国这次已经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而是输得惨不忍睹!

十万兵马沦为了赵安那八千精锐扬名立万的垫脚石。

浑国被打到了腹地。

吐蕃丢失了河湟谷地这等战略要地。

而尴尬的是,浑国接下来还不好收场了。

吐蕃若是没有丢失疆土,也许会心照不宣地配合浑国,改变大军惨败的叙事,尽快消弭影响。

现在那么大一块地方没有了,又如何瞒得住?

何况大汗自以为是,不同他们打招呼便那么说,势必会让吐蕃觉得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吐蕃如果恼羞成怒,直指浑国君臣掩耳盗铃,再和浑国决裂,浑国百姓会怎么看?

伏固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了,惊慌失措道:“快快快,传百官觐见,本汗要择一能说会道的大臣,带着厚礼前去安抚吐蕃!”

真相绝不能彻底揭开,被浑国百姓所知!

不然他君威何在?

今后又如何统御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