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着小船的王大海 作品

一百九十九章。斯坦星球(第2页)

我对大师的解答深感佩服,同时也开始思考在Ai时代,课程顾问的能力应该如何转型。我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大师,您觉得在Ai时代,我们课程顾问的能力应该往哪些方面转型呢?”

大师认真地说道:“首先,要从‘销售话术’转变为‘数据叙事’。以前可能只是强调‘我们的老师来自985高校’,但在Ai增强的情况下,你可以展示‘您孩子所在xx小学的学员,3个月后python通过率提升67%’这样的数据,并可以用dALL-e生成趋势图,让家长更直观地看到效果,这样更有说服力。”

我若有所思,大师继续说道:“其次,要从‘跟进提醒’转变为‘预测式服务’。接入家长微信后,Ai可以自动扫描朋友圈。比如发现家长转发了数学竞赛文章,就可以推送‘信奥赛冲刺班’的资料;识别到家长吐槽‘孩子作业拖延’,就触发‘时间管理训练营’的话术。这样能更精准地满足家长和孩子的需求。”

我接着问道:“那第三个方面呢?”

大师回答道:“第三个方面是从‘课程推销’转变为‘Ai学情诊断’。你可以开发h5问卷,比如问孩子玩《我的世界》时更爱建造还是探险。然后用聚类算法输出《Ai职业倾向报告》,自然地引导家长选择对应的课程。这样就不仅仅是推销课程,而是真正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我对大师的讲解受益匪浅,但同时也想到了Ai应用可能带来的问题。我说道:“大师,我觉得在应用Ai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陷阱需要我们警惕。比如过度依赖自动化,Ai生成的续费提醒消息可能会让家长反感,这就需要我们人工再加工一下语气。”

大师赞许地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除了过度依赖自动化,还有数据合规风险。在抓取家长信息时,一定要注意规避《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红线,优先使用脱敏数据,保护好家长的隐私。”

我接着补充道:“还有技术认知差距的问题。我们在向家长用Ai演示时,不能说‘我们的Ai老师比人类强’,这样会引起家长的反感,而应该强调‘Ai辅助老师精准发现知识盲区’,突出Ai和老师的互补作用。”

大师满意地笑了笑,说:“你能考虑到这些问题,说明你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那你有没有想过在2024年,作为课程顾问,应该遵循怎样的生存法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