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6章 星火连城
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星火连城一、烽燧照云川
凌羽的指尖碾过城垛上的焦痕时,朔风正卷着碎雪掠过雁门关的箭楼。三日前那场血战留下的血腥味尚未散尽,混在凛冽的寒气里,成了这座雄关最呛人的气息。
“将军,西羌铁骑退至三十里外的黑风口了。”副将秦风的甲胄上还嵌着半截箭矢,“斥候回报,他们在河谷里埋了至少百具投石机。”
凌羽没有回头,目光越过冰封的护城河,落在远处起伏的阴山轮廓上。那道横亘千里的山脉此刻像一头蛰伏的巨兽,背脊上覆盖的积雪在残阳下泛着冷铁般的光泽。他腰间的“裂穹”刀轻轻嗡鸣,刀鞘上镶嵌的七颗星辰纹章,正随着他的呼吸微微颤动——那是“龙王”之名的印记,也是三十七个死士营兄弟用性命换来的荣耀。
“让伤兵撤往后方粮仓,”他忽然开口,声音比城楼上的寒风更冷,“剩下的人,今夜三更随我劫营。”
秦风猛地抬头,甲胄碰撞声在寂静的城楼上格外刺耳:“将军!我军只剩不到五百人,西羌却有三万铁骑……”
“他们的投石机需要牲畜拖拽。”凌羽抬手打断他,指尖指向黑风口方向,“今夜月黑风高,正是烧马厩的好时候。”他转身时,披风扫过堆积的箭镞,露出颈间挂着的半块玉佩。玉质温润,刻着半个“瑶”字,边缘处有道新鲜的裂痕。
三千里外的长安城,苏府绣楼里的铜炉正燃着银丝炭。苏瑶将最后一针绣线穿过绢布,展开的锦缎上,雁门关的轮廓已初具雏形,只是城楼处留着块空白。她忽然按住心口,指尖触到衣襟下的半块玉佩——同样刻着半个“瑶”字,裂痕恰与凌羽那半块严丝合缝。
“小姐,宫里来的公公还在厅里等着呢。”侍女春桃捧着鎏金托盘进来,上面放着明黄的圣旨,“说是陛下要您即刻入宫,为和亲的永安公主绘制陪嫁舆图。”
苏瑶将绣绷推到案边,窗外的飞雪正落在梅枝上,簌簌有声。她记得三年前凌羽出征时说过,等他平定西羌,就用这对玉佩作聘礼。可如今,永安公主和亲的消息传遍长安,人人都说,那是安抚西羌最稳妥的法子。
“告诉公公,容我换件衣裳。”她轻声道,目光落在舆图上标注的黑风口位置,那里被朱砂点了个醒目的圆点。
二、寒潭遇旧识
黑风口的雪比雁门关更急,卷着沙砾打在帐篷上,像无数把小刀在切割油皮。西羌可汗的金帐里,白若雪正将最后一味药材碾成粉末,铜灯的光晕在她素白的袖口流动。帐帘忽然被掀开,带着风雪闯进个魁梧身影。
“圣女,可汗让您去看看伤兵。”亲卫长的声音里带着敬畏,却掩不住眼底的戒备。谁都知道这位从中原掳来的医女医术通神,却也传闻她与那位“龙王”将军有旧。
白若雪没有抬头,将药粉倒进陶罐:“告诉可汗,断肠草混在凝血散里,能让伤口愈合得更快,只是……”她顿了顿,看着陶罐里翻滚的墨绿色药汁,“三个月后会全身溃烂而亡。”
亲卫长的脸色瞬间煞白。他知道可汗打算让这批伤兵伪装成流民,混入雁门关作为内应。
“圣女何必如此?”帐外传来个清冷的声音,柳依挑帘而入,狐裘披风上落满雪花,“您救了他们,可汗或许会对中原百姓仁慈些。”
白若雪抬眼看向这位突然出现在西羌营地的女子。柳依是月前随商队来的,据说掌握着中原布防图,很快就赢得了可汗的信任。可白若雪总觉得,那双含笑的眼睛里藏着刀。
“仁慈?”她冷笑一声,用银簪挑起药汁,“当年西羌屠我药王谷时,可曾想过仁慈?”银簪上的药汁滴落在地,竟将毡毯蚀出个小洞。
柳依笑意更深:“所以我来帮您复仇。”她从袖中取出张羊皮卷,“这是雁门关粮仓的布防图,今夜三更,凌羽会带五百人劫营。”
白若雪猛地攥紧银簪,指节泛白。她认得凌羽的笔迹,粮仓布防图角落那个小小的“羽”字,是他独有的标记。可柳依怎么会有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