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0章 春风酿绿万家田(第2页)
不是金戈铁马的战场,不是万人敬仰的名号,而是这样——风里有饭香,眼里有笑脸,手里有温度。
“凌羽,过来帮个忙!”白若雪在屋顶上喊,她手里的瓦片没拿稳,差点掉下来。凌羽纵身跃起,稳稳接住瓦片,落在屋顶上时,惊得几只鸡扑棱棱飞起来。
“你这身手,用来盖房子可惜了。”白若雪笑着递给他一把泥刀。
“不可惜。”凌羽接过泥刀,往瓦片缝里填着泥浆,“当年学功夫,不就是为了让大伙能安稳盖房子吗?”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是柳依教的《千字文》,声音稚嫩,却一字一句透着认真。苏瑶提着食盒走过来,站在屋檐下喊他们吃饭,食盒里是刚蒸的青团,青团的甜香混着泥土的腥气,像首春天的诗。
傍晚时分,夕阳把田野染成金红色。凌羽牵着牛往回走,牛背上坐着小虎子,孩子手里拿着支柳笛,吹着不成调的曲子。苏瑶和柳依并肩走在后面,说着谁家的蚕该换桑叶了,谁家的孩子该启蒙了,声音被风吹得轻轻柔柔的。
白若雪走在最后,手里把玩着那枚少年兵送的石头,石头被磨得愈发光滑,像颗温润的玉。她忽然停下来,望向雁门关的方向,那里的烽火台早已熄灭了狼烟,只余下夕阳下的剪影,像幅沉默的画。
“在想什么?”凌羽回头问。
“在想,”白若雪笑起来,眼角的弧度很好看,“明年该教孩子们学骑马了。”
凌羽也笑了。他知道,那些关于兵王、战神、龙王的传说,终将被岁月磨成故事,而留在这片土地上的,是王大叔的麦子,是张婶的馄饨,是孩子们的笑声,是他们四个守着烟火过日子的寻常。
就像此刻,春风拂过万亩良田,吹绿了麦浪,吹暖了炊烟,吹得每个人的心头都软软的。远处的祠堂里,柳依的读书声还在继续,混着苏瑶在灶台前哼的江南小调,成了这人间最动听的声响。
凌羽抬头望向天边的晚霞,忽然明白,所谓江山永固,从来不是靠刀剑守护,而是靠一代又一代人,把日子过成诗,把春天种进土里,把温暖传给后人。
他握紧手里的犁绳,绳结勒出的痕迹里,仿佛还能看见苏瑶编绳时的指尖,看见柳依账册上的墨迹,看见白若雪剑穗的银铃,看见所有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最温柔的印记。
夜色渐浓时,家家户户的灯亮了起来,像撒在人间的星子。凌羽坐在院子里,看着苏瑶在灯下缝补衣裳,柳依在核对明日的春耕计划,白若雪在教小虎子认星象,忽然觉得,这五万字写不尽的江湖,终究要落在这柴米油盐的人间里。
而人间最好的故事,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传奇,而是——
春风酿酒,岁月耕田,我们守着彼此,把日子过成了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