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陛下...您是要九成九的胜率吗
"爱卿方才从宁寿宫处而来,上皇今日圣体如何?精神可还爽利?"
贾玌神色一凛,想起太上皇的面容与状态,斟酌着回道:
"回陛下,上皇虽有些咳喘,但精神甚佳。与臣说了会子话,还......"他顿了顿,最后笑道:"还与臣打了个赌约!"
"哦?"庆帝眉头微挑,面露惊奇,身子不自觉地前倾,"什么赌约?!"
太子的手还悬在半空,听到贾玌提起"赌约"二字,目光紧锁在贾玌脸上!
他下意识屏住了呼吸,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贾玌,生怕错过一个字。
几年前奉天殿上那五年复辽赌约的惊心动魄还历历在目——
如今又闻"赌约"二字,太子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凉!
——真怕了太上皇给他们父子俩来一坨大的!!!
"上皇与臣赌......"贾玌抬眼直视庆帝,"赌臣东征归来时,他老人家是否还在人世。"
"上皇言道,若臣东征凯旋时他尚在人世,便许臣一个天大的恩典;若臣归来时他已然......"他顿了顿,谨慎地选择措辞,"已然仙逝,便要臣在他灵前诵读《孝经》。"
殿内霎时一静。
太子面色黯然,看了父皇一眼,而后缓缓垂下眼帘,望向案几上一份单独摆放的奏折。
那是今早太医院呈上的脉案,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上皇脉象虚浮,药石之力日减"的字样!
庆帝沉默良久,忽然轻笑一声:
"这倒是父皇的性子。"他摩挲着拇指上的玉扳指,"那爱卿以为......上皇能等到那时吗?"
"陛下......"贾玌轻声道,没有选择回答皇帝的问题,"这或许是上皇......最值得期待的事了!"
庆帝猛地闭上眼,喉结剧烈滚动了一下。
再睁眼时,那双帝王的眼睛里竟闪过一丝水光:
"朕知道。"他声音沙哑,"朕都知道......"
君臣三人一时又是无言!
——生死大限,纵帝王将相...亦难逃,亦是人间至痛也!
庆帝吐出一口气,指尖在龙案上轻叩三下,似要将方才的沉重尽数驱散。
他目光转向贾玌:
"东征筹备,如今进展如何?"
贾玌闻言,立刻正襟危坐:
"回陛下,臣前些时日与钦天监诸位大人详议过天象......"他说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惊叹之色:"据监正推算,今年出海,以三四月为佳。若错过此期,则需待十月风平浪静之时。"
贾玌真的很佩服,至今仍记得那些身着青袍的钦天监官员,仅凭观星测日,便能将万里海疆的风云变幻算得分毫不差。
那些古朴的浑天仪、简仪,在他们手中竟能窥破天机,着实令人叹服——古人的智慧!
"钦天监说......"贾玌继续道,"三月东风渐起,海波不兴;十月金气肃杀,浪涛亦平。此二者,皆为用兵良机。"
庆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爱卿以为,何时出兵为妥?"
贾玌略一沉吟,再道:
“陛下,此事臣正欲禀报。东征跨海,非比陆战,变数尤多。臣不敢妄下定论。”他抬眼望向窗外初晴的天空,“如今大雪已停,臣想过些时日亲赴登州,检阅水师,观其气象,再定行止。”
庆帝与太子对视一眼,皆微微颔首。
他们明白贾玌的顾虑。
天时、地利、人和,用兵之道,原就难以尽善尽美。
茫茫大海,非人力可尽测,作为统帅——是要求一个万全!
“天戈所虑甚是。”庆帝声音带着理解与支持,“登州之行,势在必行!”
贾玌见圣意通达,心中一定,随即条分缕析:
“还请陛下、殿下放心,筹备并非无根之木。登州、莱州等处战船已备齐七成,新铸复辽炮、神机铳等火器皆已运抵,装配上船。粮草辎重,更有户部王大人呕心沥血,亲自坐镇登州督办,日夜稽查,不敢有丝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