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了方寸 作品

第417章以利诱之,以恩稳之!

    “启奏陛下,臣以为,此三地的治理,尤其是新罗和百济的治理,应当采用人口置换之法,不能简单迁移百姓过去。”

    “否则新罗和百济的原住民,或恐日久生变。”

    听杨广如此说,房玄龄立刻就站了出来行礼。

    “啊对对,陛下,臣也觉得应该如此。”

    “将新罗和百济的现有人口,悉数迁来我大隋,让他们与我大隋汉人通婚,接受汉人文化教育。”

    “只有这样持续下去,这些人最终才能全部成为汉人,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就连杜如晦也跟着赞同。

    他们虽然没有亲自参与战事,但却也明白,凡遇战事,就肯定会有死伤,有仇怨。

    而若是如此的话,就不能让那些原住民,继续待在他们自己的国土了。

    不然时间久了,这些人便会进行报复,反扑。

    大隋此次的攻占,也就没意义了。

    故此这会,房玄龄和杜如晦最先想到的就是人口置换。

    毕竟大隋的百姓,可比百济和新罗要多出不少。

    如此情况下,那些百济和新罗的原住民,纵然到了大隋还想复仇,也会如同砂石入海般,很难再凝聚起来。

    “嗯,此事朕也是如此考虑的。”

    “只是迁移何地的百姓,朕到现在都还未曾想好。”

    杨广也这才嗯了一声,然后发愁说道。

    “这。”

    这下就连房玄龄他们,也头疼了。

    因为这事实在不好办,百姓都是有故土难离情结的,想把一地的百姓,迁往另外一地,而且还是渡海前往番邦这种迁移,这就更难了。

    但先前才承受了皇恩浩荡的老阴比长孙无忌,却忽然对着杨广行礼:“启奏陛下,臣以为,此次人口迁移,朝廷不能强制迁移。”

    “强制迁移过去的百姓,也会心有不满,产生乱子。”

    “哦?不能强制迁移?这么说来,你有其他法子?”

    杨广哦了一声,诧异看着长孙无忌。

    就连房玄龄他们也好奇。

    当然也只是好奇而已,因为他们已经大抵猜到长孙无忌的法子了。

    果然,就在他们如此想时,长孙无忌也已经笑道:“回陛下,臣的法子只有八个字,以利诱之,以恩稳之。”

    “陛下可施恩于百姓,但凡愿意主动迁移到倭夷,百济,新罗三地的百姓,十年内免税。”

    “又或者土地任由百姓开垦,开垦完以后,只需前往府衙报备,土地便可归百姓所有。”

    “如此巨大利益诱惑下,自然有人愿意过去,过去了后,能得到好处,百姓方会感念陛下恩典,从而忠于朝廷。”

    “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其实还有更阴的法子。

    比如散播谣言,就说那三处地方发现了金矿,银矿,宝藏等。

    不过这些法子他不准备用,因为这种法子用了,若是那些人过去后,发现被骗了,也很容易就会产生仇恨心理。

    他的妹妹如今已经是太子妃了,他可不会给自己人惹麻烦。

    “嗯,长孙爱卿此言,倒也在理。”

    “各位爱卿以为呢?”

    杨广嗯了一声,然后才看向了房玄龄众人。

    “确实,臣等也觉得此法不错,就是这十年免税,会不会影响朝廷财政?”

    房玄龄他们颔首,然后房玄龄才担心询问。m.xfanjia

    “对啊陛下,这十年,是否久了些?”

    其他人也有些拿不准。

    毕竟如今的大隋还处于扩张期,也是需要花钱的。

    “这个无妨,朕忘记告诉你们了,朕在倭夷那边,找到了不少银矿,如今已经在让人开采了。”

    “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银子运抵大隋。”

    但杨广却一笑说道,话刚说完,房玄龄他们就激动了,一个个震惊看着杨广问:“陛下真找到银矿了?”

    他们虽然早就知晓倭夷有银矿,但却也没想到,杨广居然这么快就找到了?

    齐王更是立刻就对着杨广行礼说:“启奏父皇,儿臣乃亲王之首,儿臣愿永驻倭夷,为父皇,为三弟守住银矿。”

    齐王这是打算过去当山大王了,也省的留在洛阳,时不时就被老杨头这位暴君父皇给胖揍。

    “你去守着银矿?”

    但杨广却错愕看着齐王,然后拒绝道:“不行,你只能留在洛阳。”

    杨广说完就懒得搭理齐王了,但齐王却疑惑问:“为何?为何儿臣只能留在洛阳?”

    齐王还真不明白,怎的本王如此命苦?

    居然连去哪里都不行了?

    “为何你自己不清楚吗?若是不清楚,就散朝了再说。”

    可杨广却只是瞪了齐王一眼,随后就对着其他朝臣问:“众卿还有别的法子吗?若是有,就一并说出来,大家议一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