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懒人没起 作品

第32章

第 32 章

正在这时,小黄门前来禀报,荀太傅送入宫的那些食材,已经在太傅府幕僚的指导之下,制作成十八道菜肴。

刘辩下令传膳。

他遵循师徒礼仪,让内侍在坐西面东的尊位上又加了一重坐席,请荀彧入座。

色香味俱全的土豆大盘鸡,拔丝红薯,排骨玉米汤,金沙玉米,松子玉米,奶香烤玉米,薯塔……一样样被端上食案。

时下实行分餐制,除了等待调味的薯塔,其他菜肴都是双份。

风清河负责向小皇帝刘辩介绍这些菜肴。荀彧食指大动,但脸上一点也看不出异样。还是温文尔雅的模样。

单一个薯塔,风清河就准备了七八种口味的调料:孜然烤肉味,番茄味,黑椒牛肉味,麻辣味,香辣味,鸡汁味,蟹黄味,葱香芝麻味。

刘辩听完介绍,迟疑许久,道: “给朕洒上番茄味的调料粉。”

轮到荀彧作出选择。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这里又没有别人,一个是一路走来,风雨同舟的玩家,另一个是他悉心教导多年的弟子,有什么不能暴露的总不能伪装一辈子!荀彧垂眸: “臣都要,每种口味都来一点。”

风清河:莫名有种熟悉的感觉。那个文若黑粉就有一副极品的好胃口,喜欢把所有没见过的菜肴挨个儿品尝过来。

两刻钟之后。

风清河:文若的胃口,也十分惊人呢。

他在玩家频道匿名发了一条消息——震惊,王佐之才一顿能干三碗饭!而且无肉不欢。

【唐瑛: @伍君豪,匿名有用吗除了你,还有谁】

【左俭: @伍君豪,文若的身材管理,简直完美,他不可能是个吃货。】

风清河: “……”

伍君豪: “……”

不不不,他只是消耗也比较大。每天多少国事家事兴致来了,荀彧也会舞剑,射箭,弹琴,样样都是体力活,不吃饱根本扛不住。六叔荀爽的年纪,就很难连续弹琴一个时辰以上,因为体力支撑不了。

翌日,拂晓时分。主街道被上朝的大部队占据。车声辘辘,人马喧嚣,整座皇城在朝阳下渐渐苏醒。

公卿百官三三两两,在朝房中等待早朝。

荀彧在仪门处下车,步行走向朝房,陆续有官员,内侍跟他打招呼,无论是否相识,职位高低,荀彧都温和地行礼,一视同仁,没有半点不耐烦。

狭路相逢,袁绍像没事人一样,热络地跟荀彧寒暄。袁术则完全相反,鼻孔朝天,冷哼一声就过去了。

大将军,三公可以带着幕僚上朝。荀太傅开府仪同大将军,因此让幕僚列好队,一起入殿。风清河偷偷摸摸地直播,专门给袁绍拍了一个面部特写。

袁绍生得非常英俊,仪表堂堂,门客众多。谁遇到困难找上门去,他一般都会帮一把,所以江湖人称“小孟尝”。人缘比曹操要好得多。

就连荀彧心中也感念袁绍庇护过他的伯乐,就是称赞荀彧是“王佐之才”的那位太学领袖何颙。当年何颙被通缉的时候,多亏袁绍收留,才保住性命。后来袁绍吐血病逝,河北的百姓痛哭哀悼。

荀彧对袁绍的结局十分惋惜。袁绍治下,百姓生活相对安定,冀州也比较繁荣。可惜他的对手是曹操。哪怕他更得人心,也还是战败了。民心决定了军阀能不能长久地统治一个地方,然而战争的胜负,尤其是一时的成败,其实不一定会按照百姓心中的预期发展。

比如刘虞和公孙瓒。刘虞得幽州的民心,但刘虞是个内政型人才,对军事一窍不通,被公孙瓒吊打。公孙瓒杀了刘虞以后,大失人心,实力也开始走下坡路,但这并不妨碍他拥有能够锤爆刘虞的军队。

这就好比满清入关,难道是因为皇太极,多尔衮得民心吗董卓入京,号令百官废立天子,也不能闭着眼说他是民心所向吧

荀彧很赞同u站某视频的一句字幕——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今时今日,若论人心,百官肯定更愿意支持四世三公的袁氏,门生故吏的渊源摆在那里。但荀彧得到了大将军何进一半的兵马,手底下还握着一支精兵。坐拥吕布,张辽,徐荣,段煨,张济,张绣等猛将。尽管很多同僚都念着袁氏的提携之恩,但为家族利益,人身安全考虑,站队的时候还是会选择荀氏。

早朝的时候,由孔融领头,几名议郎,侍御史一致要求给李膺,荀昱等人翻案。

百官听到“荀昱”这个名字,狐疑地望向荀彧,荀爽,猜测孔融的行为是不是太傅指使的荀氏是否在幕后推波助澜只需荀彧一个眼神确认,他们就会出面附议,替太傅壮壮声势。

荀彧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如山。昨天专程和小皇帝沟通协商这件事,就是为了预防这种情形。

这时,很少开口说话的小皇帝刘辩清了清嗓子,表态: “陈年旧案,以后再议。”

至于孔融,荀彧本着不浪费人才的原则,给他安排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活计——主持编撰汉语字典,给汉字注音,释义。这事极其繁琐,没有十年搞不完。但有利于文化传播,教学,必须有专业人士去做。

帝王的冕冠,垂着十二条玉旒,让百官难以窥探天子的喜怒。天子却可以坐在最高处,将百官的神情尽收眼底。

接下来,讨论幽州牧刘虞请求裁撤幽州驻军的奏疏。

幽州那地方比较穷,穷到什么程度呢官府的日常开支,需要青州,冀州补贴。刘虞上任以后,鼓励百姓耕种,开放上谷地区的市场,和游牧民族做生意,开采渔阳的盐井,铁矿,获得大量的财政收入,不仅养活了幽州的官府,还安置了不少因为黄巾之乱流离失所的青州,冀州的难民。

解决财物问题以后,刘虞精简军队,领着公孙瓒跟入侵幽州的鲜卑,乌桓打了一仗。鲜卑,乌桓求和。刘虞主张以怀柔政策安抚这些游牧民族。公孙瓒主张乘胜追击,打服这些游牧民族。

如果荀彧没记错,这是刘虞和公孙瓒的主要矛盾。而且,这两位现在是互相嫌弃。公孙瓒嫌弃刘虞软骨头,幽州都被抢空了,他那么多袍泽弟兄战死沙场,难道都白白牺牲了吗而且外行指挥内行,碍手碍脚,各种掣肘。官兵才刚刚小胜了一场,刘虞就放低姿态,拉拢鲜卑,乌桓等东胡部族,实在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