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3
别人的偏爱、甚至享有一些事情上的豁免权,而笨小孩要羞耻于自己的笨拙,努力取得成绩也不过得到一句“勤能补拙”。
老师和家长们持有的这些教育理念,不仅扼杀了“笨小孩”对学习的积极性、对天赋的挖掘,甚至局限了孩子的人生,这不是很残忍的吗?
还生造出一个人人耻于承认自己努力、好像努力是什么丢脸的事、脑子聪明才高人一等的舆论环境,这不是很吊诡的吗?
比起脑子聪明,难道一个人对学习的态度、坚韧不拔的品格、自强自立的精神,这些不是更重要更可贵更值得肯定的?
老有人说我要有你一半儿努力早怎么怎么样了,这话本身就有逻辑漏洞好吗,先努力了再说,看能不能真做到人家一半儿努力,再来放这种厥词,不然这种打嘴炮完全就是失败者的一种自我安慰自我欺骗罢了。
这种老是无视甚至抹杀努力的价值、过分吹捧智商的做法,只会打击那些用功努力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助长聪明学生自恃聪明的优越感,除此以外还有什么?
第102章 第 102 章 周宇宁干了票惊天动地……
影响成绩的因素明明有很多, 贪玩、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偏科、心思就没放在学习上乃至家庭环境的拖累等等,智商的影响应该是其中最小最小可以忽略不计的。
可因为班主任这种智商歧视论,好像把成绩不好的原因都简单粗暴归结到了脑子不行上面, 周宇宁有注意到不少女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一再受挫甚至自暴自弃。
反正脑子不行, 那就不努力了吧,努力也没啥用。
同时因为班主任偏爱男生>女生,偏爱不用功成绩还不错的女生>成绩好同时用功的女生,这就导致用了功成绩还差强人意的女生,就成为了班级鄙视链中最惨的, 日常要承受别人的打压跟冷嘲热讽。
实话说, 周宇宁觉得他们班上这种认为智商>努力、人人耻于承认努力的不良风气如此盛行, 班主任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周宇宁努力用功提高理科成绩, 有一个目的也是想跟班主任这种智商鄙视论相对抗, 他想用自己的进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那些跟他一样在老师在家长眼中智商平平只剩下努力的同学,什么狗屁的智商鄙视论那是错误的!
要把努力坚持下去,只要坚持总能等来回报的一天,只要坚持终能看到成功的曙光, 没人能以“智商”两个字局限他们的成绩、局限他们的未来发展、局限他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