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大结局

整整一上午的工夫,村里人都在帮忙着找孩子。

可全村儿都转悠了一遍,依旧没看见人影。

二柱子那边听到消息,也都回了家。

得知自家几个孩子都不见了,二柱子哪儿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原本卖二丫这件事,就是陈长河撺掇的,现在,三丫跟建宏都不见了,二柱子自然明白咋回事儿。

刚走到家门口,二柱子便忍不住开口骂了起来。

“陈长河,你个老畜生,你把建宏弄哪儿去了?”

说话间,二柱子已经冲上前,一把将陈长河按倒在地。

“你要卖二丫我答应了,你居然还把主意打到建宏身上,你还是不是人?”

原本村里人真以为建宏丢了,可现在听二柱子这么一说,大家伙也终于明白过来。

“这老东西,把自家孙子给卖了?”

“难怪我说他在家咋还看不住一个三岁的娃娃咧?”

二柱子这会儿也顾不得什么父子,按住陈长河劈头就打,就连大柱子都拉不住他。

陈长河早已经失魂落魄,被二柱子这么一刺激,也终于反应过来,赶忙开口辩解。

“我没有把建宏卖了,我只是把二丫、三丫送去屯子上,建宏真的是自己弄丢了!”

众人听见这话,不由得更是怒火中烧。

“这老王八蛋,真不是人,自家孙女都给卖了?”

“自家姑娘卖了,建宏又弄丢了,二柱子这一支儿岂不是要断子绝孙?”

众人骂归骂,但还是赶紧帮忙想办法。

寻思了一会儿之后,还是陈方和先站出来说道。

“你把二丫卖给谁了?咱先过去看看,能不能把人要回来?”

听到这话,陈长河也终于反应过来,赶忙从怀里掏出钱道。

“我知道地方,咱现在赶紧去,兴许还能找到人!”

二柱子不敢耽误,一把抢过钱便直奔屯子上。

村里一些人,则继续在村子跟前寻找陈建宏。

一直忙活到下午,二柱子一行人终于回来。

只是从他们的脸色看来,这事儿也没办成。

陈长河并不是把二丫卖给了屯子上的人,准确来说,他是把孩子卖给了人贩子,等他们赶到屯子上的时候,人早就没了。

眼下,几个孩子算是彻底找不回来了,二柱子整个人都好似丢了魂儿。

回到家,他一句话也没说,直接将陈长河跟大柱子赶了出来。

怂了一辈子的他,现在终于硬气了一回。

只是撒过气之后,他却实实在在成了孤家寡人。

当天晚上,便有人看到,二柱子一个人离开了村子。

没有人知道他去哪儿了,自那之后,也再没人见过他。

二柱子走后,陈长河又搬回了屋里。

如今,他在村里算是彻底臭了街,可现在的他还能去哪儿呢?

他只剩下大柱子一个依靠了。

转眼间,几天过去,村里人也渐渐忘记了这事儿。

这两天,何家湾那边的沙场也开工了,说是沙场,但实际上就是个河沟。

村里人需要去队里干活儿,也就一些妇女,闲下来了,抄上家伙去帮忙挖泥沙。

这地儿本来也没多少泥沙,村里足足忙活了半个月,才算完工。

挖好的泥沙都被堆在河边,足足五六堆,好似小山一般。

陈建军得到消息,开车过来,支书这边都记了账,跟陈建军对了一下村民们的工钱之后,他便开始安排人帮忙装沙。

陈建军在一边正坐着呢,忽然,一个妇女带着女孩儿过来。

“建军,还认识我不?”

妇女放下锄头,当垫子坐下。

陈建军瞧了一眼,猛然想起,这女人似乎是何伟的表姐,叫何秀云。

何伟自幼父母双亡,是他大伯给他养大的,这何秀云也就是他大伯家的女儿。

何秀云家里姐妹两个,妹妹早早出嫁了,留下他在家里招女婿。

当初何伟跟陈小芳那事儿,就是这女人上门说的亲,因此,陈建军多少还有些印象。

“是何姨吧?”

“哎!前些日子听说你过来,我刚好去了县里,这不才回来嘛!”何秀云说着话,赶忙拉了拉身旁的姑娘,介绍道。

“这是我家姑娘,叫何穗,如今在县里教书,前儿个,就是她接我去县里住了两天!”

陈建军闻言,不由得有些好奇。

这年头,农村里有个人能进城,那可是天大的福气,更何况这女人还是老师,这身份在农村可了不得。

“穗姐!”陈建军赶忙起身打了招呼。

何穗模样儿俊秀,皮肤白皙,脸上时刻带着浅笑,一双月牙眼,迷成一条缝,让人顿感亲切。

她一头乌黑的长发盘起,光洁的额头上还带着些许汗珠,鬓角两缕青丝贴在脸上,稍显妩媚,却又让人觉得清爽。

她穿着一件碎花衬衫,袖子卷起,细嫩的小臂上,晒得有些发红。

一条深蓝色旧裤子上,还沾着着灰尘,脚上一双破旧的胶鞋,满是泥沙,似乎也刚跟着干完活儿。

“哎!”何穗笑着答应一声,继续道:“早听我妈说,小姑家的侄子有出息,都开上车了,今儿见了,才知道建军你这么有出息,家里还有拖拉机呢!”

“嗨,我也不过是给人家干活儿的,算不得什么,不想穗姐你当老师,那可是国家干部!”

“啥干部啊,不过讨口饭吃罢了!”

二人寒暄片刻,何秀云这才开口道。

“咱都不是外人,中午,去我家吃饭!”

何秀云前两天在县城,也见到了何伟,得知陈建军给何伟弄了个好差事,何秀云心里也高兴。

眼下,看到陈建军过来,这才想着叫陈建军去家里吃顿饭。

陈建军见状,倒也没有推辞。

回去的路上,陈建军又开口问道。

“穗姐在县城哪儿教书呢?”

“嗨,不过教小学而已!眼瞅着马上要开学了,我回家看看!”

听见这话,陈建军心中一动。

他还打算下半年送陈小娥去县里上学呢,陈小娥虽说已经十多岁了,但却只上过三年级,到时候去了学校,还得从四年级读起,也算是要上小学。

县城里,就一家小学,何穗肯定就是那学校的老师。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