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玄奘的见闻

    这还不止,那些颜色鲜艳的衣服,似乎连形制都有所改变。

    虽然依旧是短装,但纽扣所在的位置,开口的位置等等,都有了大大的改变。

    现在是初春时节,还算是比较寒冷的时候。

    在玄奘的记忆之中,如果百姓非要出门,那也是嘴唇乌紫,全靠抖。

    可是现在,不只是没有这样的现象,反而好像没有感觉到初春的寒意,该干什么干什么。

    虽然忙碌,却没有一丝饥寒交迫的感觉。

    还有那来往之中,偶尔出现的那种铁车是怎么回事?

    三个轮子的看似马车,又好像全部由铁来铸造,而且全靠脚力就能行走,并且还拉着人根本扛不动的货物。

    甚至还有两个轮子的,它们是怎么动起来的,他一看就知道。

    看似简单,却充斥着格物的味道。

    再看向脚下的水泥路,玄奘有些迷茫了。

    在这之前,为了避免不可预知的危险,他跟那群送他回来的天竺商人一样,就打扮成他们的模样。

    因为他们有头巾的遮掩,稍微注意一点,也不怕暴露他的大光头。

    在没到长安之前,他也不故意多打听,生怕被发现自己是谁。

    按照大唐律法来说,他应该算是通缉要犯。

    因此,在这之前,他只是感觉水泥路很奇怪,但也已经有了答案。

    日常走的是官道,大家都是来去匆匆,自然也就没有见识到那么多民间风貌。

    直到这一刻,他双眼望去,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异常。

    直到一个头发很短的中年男人出现,玄奘以为对方是还俗不久的和尚,于是赶紧停下马车,后面的车队自然也跟着停下。

    他跳下马车,赶紧上前,微微低头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敢问这位师兄……”

    “和尚,你拦着我干什么?”

    作为一个稍有家资的平民百姓,刘小二真被吓了一跳。

    他好好的走在路上,突然就窜出来一个和尚,这算怎么回事?

    一声和尚,让玄奘将要出口的话语顿时顿住。

    和尚这个称呼,是一种口语化的称呼,比较中立。

    不属于蔑称,也不属于敬称。

    按照常理而言,百姓一般会称法师,尊重点甚至会称圣僧。

    这个中立化的称呼,让玄奘意识到,这个百姓对僧人,似乎没有任何敬畏,这是不对的。

    在玄奘的意识之中,不管信不信佛,最起码也会成一声法师,而不是这种很大众化的和尚称呼。

    “这位……嗯……”

    一时间,玄奘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了。

    他的目光,下意识落在对方头上。

    刘小二好像明白了什么,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头,然后大咧咧道:“和尚,你不会以为我是还俗的和尚吧?

    我这头发是自己剪的,这样方便多了。”

    有些东西,有了选择的余地,有需求的自然会改变。

    曾经的民间百姓,其实就有剪头发的传统。

    反正那群儒家的,也不把普通的百姓列入所谓‘人’的行列,他们根本就不会去管百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