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裕 作品

第441章 陛下,此策是否过于严苛?(第2页)

    皇帝都要负责,官员不用负责吗?”

    “这……”

    马周顿时无话可说,但他又确实觉得,这政策好像对官员太过于严苛。

    “朕知道,你的本意不是如此。

    你大概是想说,人心是看不透的。

    甚至哪怕这一刻,某人还是一个高洁的清官,下一刻就可能变成贪婪的贪官。

    人是会变的,没有人能看得出来。

    但是,才能确实能看出来的。

    因此,如果有些官员,纯粹是在推荐有才能的人,录取有才能的人,最后却需要自己来背这个锅,是非常冤枉的。”

    “是,臣就是这个意思!”马周松了一口气。

    “那么,朕也已经说了!

    无限追责这个制度,也是会分情况的。

    朕难道没有说过,如果确实是因为有才被录取,跟录取人之间没有任何其他关系,是可以免责的吗?

    这第二责任人,作为上官而言,难道不该随时监督手下吗?

    手下犯了错,上官居然毫无责任,你觉得可能吗?

    监督自己的手下,这不是作为上官的职责吗?

    如此被追责连累,有什么可开脱的?”

    马周迟疑道:“可……可是如此一来,势必让文武百官,就连有才之人都不敢举荐,也不敢和其有任何牵扯。

    但在实际上,又是根本做不到的。”

    “就以刚刚这个张三来举例,若是他被启用无限追责制度。

    他自然会把,跟他有牵扯的人给咬出来。

    当然,也可能会胡乱的攀咬。

    可如果是胡乱的攀咬,他就没有任何证据。

    反过来,为了避免有人收了自己的贿赂,偏偏不给自己办事,他就会保留证据。

    证据一出,无可抵赖,该如何判就如何判。

    没有证据,无论他如何攀咬,也没有任何意义。”

    李承乾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什么。

    改口说道:“刘德威,从此以后,在我大唐境内,判任何案子,以证据为先!

    屈打成招的口供,坚决不予承认。

    若是没有证据,哪怕对方是真的罪犯,也给予无罪释放。”

    “啊?”

    “啊?”

    “……”

    百官又是一惊,突然转移这个话题,让他们纷纷不解。

    李承乾也知道,他这话一出的后果。

    后世科技那么发达,也会被人钻空子,也会有人包庇,别说现在了。

    但是,为了消灭大唐内部的戾气,这是必须要做的。

    因为屈打成招,会造成太多冤假错案,那个损失,站在皇帝的角度来说,比放过几个真凶,损失上要大太多了。

    正所谓人狂自有天收,那种靠着自己背后的力量,给自己开脱的凶手,迟早会因为各种事情被牵连进来。

    虽然可能,在这个过程之中,要多出一些受害者。

    但站在国家层面而言,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两害相形,取其轻者。

    没有任何事情是完美的,只能看哪边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