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裕 作品

第385章 魏征:陛下,这是邪道啊!(第2页)

    可从当时的角度看,他算不算周王朝的叛逆?

    这似乎有点像是,荀子教出了李斯,儒家教出了法家?”

    这个不知名的官员后退两步,一声不吭,仰头栽倒在地。

    幸好地上是羊毛毯,否则得摔出个好歹来。

    太医署的执勤医官,赶紧上前去抢救。

    “陛下的意思是?”

    房玄龄站出来,做了一个捧哏,一副愿闻其详的样子。

    “朕的意思是,即便是史记那样的书,一样有其造假的地方,一样带着史官的主观意志。

    毕竟是属于后世成书,而且在当时,秦王朝的藏书被项羽烧得差不多了。

    司马迁本人,距离那个时间段也有点距离,他也只是道听途说,以及到处收集民间传说和资料。

    他那个时代,跟我们现在的时代不一样。

    我们现在就算是王朝破灭,前朝的记载也保存很好。

    可即便如此,在借鉴书写前朝历史的时候,也未尝没有因为自己的主观意志,乱写或者是有偏向。

    人就是人,再怎么正直的人,他也不是圣,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厌恶。

    既然连史书,都出现了另类的造假。

    百姓也好,百官也好,也有自己的喜好,否则不会传出赵括纸上谈兵,而完全不去想人家面对的形势。

    那为何,论语它就不能是抡语?

    朕一开始就说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朕觉得,这本抡语写的很有意思,符合内圣外王之道。

    诸位爱卿认为呢?”

    “陛下,这是邪道,邪道啊!”魏征插言道。

    “魏爱卿,你还没有明白吗?

    这一本书,你别管它是正道还是所谓的邪道。

    他阐明了一个事实——人心百变!

    朕既然要开启民智,要人人如龙,那就不能只有单方面。

    就好像朕说过,哪怕你是贪官,只要你治下的百姓活得越来越好,不贪污军粮或者救灾款等,关于民生和安全的东西,贪点又如何?

    贪官,杀之不绝,因为这是人性。

    同样的道理,开启民智之后,又岂能只有一种思想?

    朕也不知道,当初孔夫子说那些话的时候,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是面对什么样的事情,他到底要交弟子什么东西。

    但,论语既然作为启蒙到精通,贯通多数读书人一生的著作,它就不能只是一种释意!”

    “为何不能?”魏征梗着脖子道。

    “论语.泰伯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尔等与朕,学习的时候应该都是这么断句的吧?

    想当初,朕给专门的第一届女子科举出题,朕就出了这道题。

    当初那一届女子科举,凡事理解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就是理解为愚民之策的,朕全部不录用。

    因为朕断句的时候,认为是: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朕认为,需要根据民众的需求,来确定该不该让他们知道,而不是统统不让他们知道。

    除此之外,还可以理解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再或者理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