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盛世底线——以胖为耻
李承乾有时候也会去长安城里逛逛,看看还有哪些方面不足。
就比方说自行车三轮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他虽然有一些后世的记忆,可毕竟事情很多,休息的时候只想放空脑子。
如果不偶尔出去逛逛,很多东西也想不到。
因为现在的大唐,在他的眼里就是遍地需要改造,简直像是一团乱麻一样。
大唐的铸铁能力本身就不错,否则宋朝就不可能凭空出现铁量大增,以至于百姓都用得起铁锅。
在这方面,李承乾给了工部一些关于后世高炉的技术。
再加上道路的通畅,运输渐渐开始变得便利,对外战争的消耗又变少,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老式武器需要回炉。
总而言之,铁的产量大大增加,也就有了实现自行车和三轮车的基础。
至于橡胶,虽然南方那边没有大量种植,可原本野生的就不少。
再从海上进入广州港的番邦那边购买,自然也就供应得起了。
想要大量的本土收获,还需要时间去酝酿。
最基本需要运转的钱,现在大唐多的是。
不管是要大唐币,还是要铜币等,都没有任何问题。
和尚们实在是太肥了,截止到最后收尾,天下的和尚庙给他足足供应了七亿贯以上。
这么多钱,李承乾都不敢随便放出去,只能多多的给那些番邦的人带走。
反正迟早要收拾他们,到时候一切又会回来。
现在的大唐,可谓是国富民强,民也在变富,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吐蕃的战事,李承乾一点都不操心。
虽然是当前时代的另一个大国,松赞干布和禄东赞也不是吃素的。
而且地域问题属实严重,需要稳扎稳打。
但李承乾从来没想过,松赞干布能够翻盘,因为大唐是一力降十会。
高句丽那边,现在程咬金在那边督促造船,就为了去倭国那边,把金银铜都给运回来。
那个吐谷浑,李承乾甚至没有过问,李靖他们也没有说什么,也就某年某月某日,吐谷浑灭了,一句话结束。
李承乾当初就说过,只要他没有特别交代的,连皇帝都不用留。
吐谷浑,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没了。
“陛下,您说这才是刚刚起步,这?”
楚慕希不敢相信,李承乾所谓的刚刚起步。
她捂着嘴惊讶道:“陛下,如果这都算不上起步,那历朝历代算什么?
臣妾偶尔也出宫,别的先不说,长安周边的百姓,几乎再也看不到面黄肌瘦的。
至于插标卖首的和乞丐,现在也很难见到了。
百姓门有的种,没人想要当乞丐。
更何况,那些原本就有土地的,他们还能白得一笔不菲的钱财,足够安居乐业了。
再加上最近这几年,都是风调雨顺的年。
总之,在臣妾看来,你已经是千古难寻的圣君。”
李承乾微微摇头道:“所谓圣君,不过如此罢了。
历朝历代,只要不大面积饿死人,就称得上是所谓的盛世。
即便在灾年饿死了很多人,只要是局部范围,都依然可以厚着脸皮自称一声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