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裕 作品

第343章 酒楼中的大才,李承乾的兴趣(第2页)

    这才是皇帝真正想要的,你可明白?”

    这番话一出,其他的客人都不由望过来。

    一般来说,能到酒楼来吃饭的,都不是真正的平头百姓。

    因为真正的平头百姓,自己都还吃不饱,何谈跑到酒楼来消费。

    真正能来消费的,要么是暴发户,要么就是没落的寒门。

    因此,这个理由一说出来,他们是能够理解的。

    李承乾的神色也认真了一些,能够看到这一点可不容易。

    或许后世人轻易就能看到这一点,但那是因为他们已经站在古人的肩膀上。

    若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能看到前三点的已经算不错了。

    能想到收割国外,如果是这人自己想的,已经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大才。

    面对纸币这种新事物,朝堂上的百官,都不一定有几个人看到这一点。

    “这位兄台,你所谓的针对他国,究竟是何意?”

    “这位兄台,他国最多就是在大唐兑换纸币马上就用了,这跟他国关系也不大吧?”

    “这位兄台……”

    “……”

    自古以来,国家大事就是男人们关注的焦点。

    无论有文化没文化,无论地位高低,多多少少都喜欢谈几句,以此来显得自己很有水平。

    这个话题一引出来,瞬间收获了附近所有人的关注。

    被这么多人关注起来,此人并没有得意,反而沉吟了片刻,这才说道:“首先来说他国这个问题,诸位兄台姑且听之!

    他过来我大唐做买卖,除了一些稀有的,他国特产的,我等没有见过的他国奇珍。

    其他东西,在我大唐可卖不上价钱。

    但是反过来,每每他们从我大唐运走的,都将是大笔的货物。

    就不说别的,以前那个琉璃很值钱,就算是颜色不纯也很值钱。

    可是现在,我大唐有了玻璃之后,琉璃可还值钱 ?

    我大唐出产的新东西,肯定会越来越多。

    而他们番邦的所谓奇珍,必将会越来越少。

    这就会导致个什么现象?

    他们能够运来的货物越来越少,但他们想要的大唐货物越来越多。

    这样一来,他们就得从自己的国家,把金银铜运过来买。

    可回去的时候,他们还会用金银铜回去吗?

    依我看,是不见得的!

    一方面,纸币很方便,不需要马车来运,可以节省很多各方面的消耗,也不容易被打劫。

    另一方面,他们对大唐的货物需求更多。

    这其中,差额就会越来越大。

    简单说就是他们在大唐赚不到钱,他们只能把货物运回去赚自己本国的钱。

    完了之后,他们在弄到大唐来卖,或者纯粹到大唐来进货,都只能是使用纸币。

    你们想想,时间长久之后,他们是不是会用来越来越多的金银铜,可她们自己手里面有的,永远都是大唐的纸币,是不是这个道理?”

    “贸易顺差……”

    李承乾喃喃自语了四个字,虽然声音不大,但现在全场安静,附近的人都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