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裕 作品

第194章 你魏征是想说,朕在空谈误国?

    又一次日常朝会,众臣汇报完一些基础的事情后,李承乾说:“诸位爱卿……”

    听到李承乾就说的这四个字,众臣条件反射般,心马上就提起来了。

    每一次李承乾这么说的时候,对他们而言,都没有好事。

    他们真的是恨不得冲上去,把李承乾的嘴给堵起来。

    当皇帝就好好当,坐在那里当个吉祥物,有事情大家一起商量,不好吗?

    非要搞独裁,还一次次的整他们。

    这么整下去,谁还受得了啊?

    李承乾可不管他们怎么想,继续说道:“最近呢,朕一直在想,关于科举中工科的事情 。

    朕觉得呀,就算各地严格按照朕的旨意执行。

    但是,从古至今就没这样的先例。

    只怕各地的工科大才,不愿意出山啊。

    因此,朕想了一个办法。

    朕偶闻,此刻民间有大才十五人,尽皆平民百姓,男女皆有,年龄中青不定。

    朕已经在头几天,派人去请他们了。

    这十五位大才,全都是工科大才。

    他们或许不会诗书,或许没有满腹经纶,甚至或许都不识字。

    但,他们都是大才,大唐之才,大世之才,甚至堪称不世之材!

    因此,朕先给诸位爱卿通个气儿。

    等他们尽皆到来之后,朕要办一个大宴,为他们接风洗尘。

    尔等百官,尽皆作陪,以示对他们的看重。”

    众臣瞪大了眼睛,他们怎么感觉自己听不懂呢?

    除了像册封皇后,祭祀天地这一类的场合。

    能够让百官一起作陪的宴会,可谓极少极少。

    就为了李承乾口中,所谓民间大才十五人,就要百官作陪?

    他们的身份,如此不值钱吗?

    李承乾也是没办法,他必须让百官明白,自己究竟在意的是什么。

    更要让他们明白,工科究竟有多么的重要,甚至比他们都重要。

    只有如此,才能打消他们不在意的念头。

    不打消这个念头,小则拖慢发展的脚步,大则还可能会扯后腿。

    同时,只有如此对待这第一次,传出去之后,才能让民间大才纷纷冒头。

    同时也让大家知道,除了做官之外,还有一条路可以走。

    不只是能让百官作陪,未来同样能名留青史,比当官更好。

    只要这种风气形成,大唐必将百花绽放。

    就比如农作物而言,嫁接,选种,甚至杂交,培育等等,早在百多年前成书的《齐民要术》中,就有了详细的记载。

    也就是说,研究这些东西的时间还要更早,否则怎么收集成书?

    可未来千年,因为当政者的不作为,因为儒家的压制。

    要么小范围的有人继承,要么彻底绝迹,这是多大的损失?

    如果现在就重视起来,还给他们百官作陪的礼遇。

    给他们画下大饼,给他们实质的奖赏。

    未来他们爆发出来的力量,李承乾都不敢去想象。

    华夏早就已经有了足够的底蕴,提前千年走上科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