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佛郎机炮与灶王爷:爆竹声里的信仰暗战
“西洋火药震九霄,灶君惊落旧神袍。稚童笑问驱邪事,可要番僧诵咒劳?”泉州城的年关霹雳
明嘉靖年间,泉州城南的蔡记爆竹坊,腊月里总飘着硝烟混着松香的年味。蔡老三祖传的“平地雷”需经七十二道工序:硫磺要选武夷山麓的鸡冠石,炭粉须用三十年老槐木煅烧,最后裹红纸时必要念叨“爆竹一响,万鬼潜藏”。除夕子时,当蔡家爆竹在开元寺前炸出七星连珠的阵仗,连知府大人都要捋须赞一句:“这声响里带着神佛气!”
这年腊八,码头来了艘佛郎机商船。红毛商人费尔南多当街演示“西洋雷火管”,尺长的铜管炸响时,声浪竟掀翻三丈外的年货摊子。他操着生硬官话笑道:“贵国的爆竹像孩童摔炮,我这雷火管才是真神威——不信鬼神信火药!”说着将碎瓷片射入榕树,入木三寸。
硝烟里的信仰裂痕
蔡老三起初嗤之以鼻。他拎着费尔南多送的雷火管对徒弟冷笑:“西洋人不懂门道!爆竹要的是‘七分敬神三分响’,哪能这般蛮炸?”可不出半月,情况陡变——城东土地庙除夕竞标爆竹时,庙祝选了雷火管,说是“洋火药能崩碎魑魅魍魉”;更让蔡老三心惊的是,自家侄儿竟将灶王爷画像卷起,嘀咕“费先生说爆竹驱邪是愚民把戏”。
正月十六开市,蔡记爆竹坊挂出“西洋技法改良”的幌子。蔡老三按古法制的爆竹无人问津,倒是一批掺了硝石的“穿云箭”卖得火热。只是新爆竹炸响时,再没人喊“百无禁忌”,反有书生摇头:“子不语怪力乱神,早该弃这些虚妄!”
雷火焚天后的余烬
转年七月半,泉州城出了件奇事。费尔南多包下整条花街演示“万鬼辟易雷火阵”,八百支雷火管齐发时,火光竟映红晋江水。可次日清晨,巡更人发现所有门神画像都被震落——百姓传言“西洋雷火太凶煞,把护宅神灵都惊走了”。更蹊跷的是,八月潮汛时,向来安稳的码头竟连翻三艘货船,渔民窃语:“定是年节没请灶君,惹了海龙王!”
蔡老三蹲在作坊后院,盯着祖传的硝石配比簿发呆。父亲临终前的话在耳畔回响:“配火药讲究阴阳调和,硫磺属火,硝石属金,木炭属木——金克木本是大忌,但借火势周转,反倒生生不息。这道理,跟咱中国人敬鬼神而远之是一个门道……”
爆竹声中的千年经络
这日霜降,蔡老三提着雷火管登上清源山。山腰道观的玄真子见他来,拂尘一指铜管:“居士可知,贵坊的穿云箭上月惊走了观里鹤群?”老道拾起块西洋火药的残渣,“此物暴烈伤肝木,你且看——”他引蔡老三到丹房,八卦炉中腾起的青烟竟遇火药即散,“连丹火都惧这西洋煞气!”蔡老三如遭雷击。想起这些年的变故:中秋拜月改用雷火管当烟花,炸得供果滚落满地;婴儿满月宴上炸雷火管驱邪,反惊得孩童夜啼不止;连清明上坟都有人嚷嚷“放个雷火管,祖宗地下也威风”。火药成了斩断阴阳纽带的利斧,而自己竟做了递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