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 作品
第6章 当铺柜前的价值天平(第2页)
市井秤语
这场典当风波成了街谈巷议。绸缎商揶揄:"前日我当件狐裘,小胡朝奉竟看出是黄鼠狼皮!"米铺掌柜却摇头:"昨日李御史典当的'宋画',老朝奉验了半日说是赝品,转头却被金陵客高价买走。"最绝是测字先生,他指着"当"字解道:"上头小口表估价,下头田字像天平——可这田字若歪了..."
白露销赃日,恒昌当来了位云游道士。他摸着新旧两杆戥子叹道:"贫道在龙虎山炼丹,用古秤称丹砂,新秤量硫磺。张真人有云:'法无定法,秤无准星'。"檐角铜铃响处,惊飞了在当票堆里筑巢的燕雀。
星移物换
转机始于一场兵祸。流寇劫掠当铺,胡雪岩按古法藏的珠宝尽失,胡敬亭私窖的"佛门旧物"因贴满符咒竟得保全。老朝奉夜翻《衡书》,忽见曾祖批注:"崇祯三年饥荒,以三升粟换王羲之帖。"晨光熹微时,他将祖传的《鉴宝秘要》塞给儿子:"拿去!莫叫人说我胡家不知变通。"
冬至盘点日,恒昌当新悬"古今通宝"匾。胡敬亭用新法收的西洋钟表堆满西库,胡雪岩的古法珍玩锁在东厢。有客问及哪边更值钱,老朝奉指了指祖传的象牙戥子——那秤盘上的陨铁星,不知何时添了几粒南洋珍珠镶的新芒。
除夕的典当铺飘满檀香,胡雪岩给关公像换上旧袍,胡敬亭却添了尊弥勒金身。子夜交更时,两杆戥子同时在香案前摆动:老秤称着新收的珐琅怀表,新秤量着祖传的和田玉璧。雪光映着"童叟无欺"匾上补全的裂痕,恍如千年商道在星河下重新校准了斤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