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 作品
第8章 地契谜——田亩丈量的阴阳尺(第2页)
最绝的是宋秀才当众煮麦:取一亩标准田所产与新量田的收成同煮,待水汽蒸腾,麦香竟浓淡无差。《齐民要术》有载“地力厚薄观穗实”,围观乡邻嚼着麦粒恍然大悟——任他尺具千变,终不敌天地生养之力。
界碑下的真相
三日后县令携官制步弓踏勘。赵家竹尺浸入明矾水,星宿刻度竟层层剥落,露出底下用靛青画的蚯蚓纹。青石界碑被撬起时,滑轨铁锈间还卡着陈三货担的琉璃珠。县令怒掷《度田秘术》:“《大清律例》明令‘丈田止用官尺’,尔等却把圣贤书炼成刮地刀!”
河阳镇自此换用红漆官尺,尺上只刻“忠”“信”二字。孙老蔫领回多缴的租粮时,宋秀才在界碑上新刻《淮南子》残句:“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秋风再起时,麦浪抚平了那些妖异的尺痕,倒比从前更齐整几分。
丈量谣
腊月祭灶日,货郎陈三的拨浪鼓摇出新调:“官尺量天地,人心自短长,莫信星宿转,且看麦穗黄。”镇口茶摊上,赵账房裹着旧棉袍嘟囔:“《周礼》井田制本就…”话音被茶客哄笑淹没:“您老还是操心自家祖坟吧——听说宋秀才按《葬经》重测了赵家坟地,说是‘白虎衔尸’局…”
残阳没入麦茬时,更夫见田鼠叼着半截竹尺回洞,尺上“角宿”二字正被啃成“用”字。梆声惊飞寒鸦,夜空星子明灭,倒似一张更大的量田图——只是这回,量天的尺柄握在造物手中。
生存法则藏于阡陌:
1.返本归源——宋秀才煮麦验地力,破万千尺法
2.以简驭繁——官尺刻忠信,重定丈量心
3.器具验真——明矾洗星纹,拆穿魍魉技
4.借古讽今——界碑刻《淮南》,警醒后来人
——化《盐铁论》“示民以利则民俗薄”为量心尺,藏《齐民要术》“顺天时,量地利”于麦浪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