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 作品

第10章 寒蝉饮露——柳宗元《蝜蝂传》的警示

“秋蝉抱叶饮清露,负重踽踽行远途。

莫道微躯能擎岳,一朝力竭骨成枯。”

永州残卷里的悲虫

唐元和年间,永州陋室孤灯如豆。柳宗元掷笔长叹,宣纸上墨迹蜿蜒成《蝜蝂传》:“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窗棂外秋雨潇潇,恍见那小虫正背负着整座潇湘的夜雨,在残稿上蹒跚爬行。

刺史大人不会想到,这寓言中的悲虫,竟成了后世无数“能者多劳”者的谶语。就像长安西市那位老吏,终日声称“某虽不才”,却将六部文书尽揽己身,终在某个雪夜猝死案牍之间——官袍下压着的,是未写完的《乞骸骨疏》。

蝜蝂之悲的三重隐喻

(一)贪负之祸

《庄子·列御寇》载朱泙漫学屠龙,散尽千金技成,却无龙可屠。这寓言与蝜蝂何其相似——世人笑其痴,却不知多少才子佳人,正将“能者”之名化作捆仙索,将一身才学困在琐务牢笼。北宋苏辙初入仕途,逢人便道“某只堪抄录”,反被强塞修纂《神宗实录》之责,落得“十年修史鬓先秋”。

(二)逞强之殇

明万历年间,户部郎中赵南星清查田亩,誓言“独力可正乾坤”。未及三载,弹章盈箧,罢官那日犹自低喃:“吾本可……”这般悲壮,恰似柳宗元笔下蝜蝂,“至坠地死不休”。更可叹者,他离任后新设的“清丈司”,用的正是其未竟之策。

(三)虚名之缚

清乾隆时,扬州盐商汪廷璋广纳“能人”,某账房先生日核千账,得号“铁算盘”。年终呕血而亡,东家抚棺叹:“如此干才,天妒之!”转身却将“铁算盘”名号刻成匾额,悬于新聘账房头顶——蝜蝂虽死,负物之习仍在人间轮回。

历史长河中的“人形蝜蝂”

(甲)诸葛亮夙夜忧勤

五丈原秋风中,诸葛孔明强支病体校注兵书。主簿杨颙谏曰:“治家之责,焉需家主躬亲?”亮叹:“唯恐他人不似我尽心。”这“鞠躬尽瘁”,何尝不是另一种贪负?《三国志》载其“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终致“出师未捷身先死”。

(乙)范仲淹昼夜不怠

庆历新政时,范仲淹每食必思“天下饥寒”。某夜批阅札子至鸡鸣,突掷笔大笑:“吾今方知蝜蝂之悲!”然新政失败贬谪途中,仍手不释卷修订《答手诏条陈十事》——知易行难,正是千古英才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