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 作品

第4章 圣贤皮影戏(第2页)

高俅暴跳如雷,却抓不住把柄:那话本通篇颂扬"浪子回头金不换"。陆九霄在茶楼笑着解释:"这叫请君入瓮。他若禁这书,便是自认对号入座;若不禁,百姓自会看出蹊跷。"

这般手段,暗合《鬼谷子》"反应篇"的精髓。正如高俅用忠义大旗做掩护,陆九霄便用颂圣文章作刀剑。禁军教头林冲买下百本话本分送同僚,苦笑道:"原来忠义二字,还能这般用。"

火烧连营

腊月祭灶那日,殿帅府突然走水。救火的禁军发现库房暗门,里面堆着的不是兵械,而是成箱的《金刚经》——经卷空心处塞满金条。高俅急中生智:"此乃准备布施给相国寺的!"

陆九霄却在围观人群里惊叹:"好个'纸里包火'的妙计!"他顺势散布谶语:"听闻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高太尉这是要学菩萨,把地狱搬到人间?"

次日,满城童谣传唱:"金装罗汉泥塑的,经卷肚里藏金的..."开封府尹迫于舆论,只得查抄库房。当衙役撬开金条上的封皮,露出底下军械局的烙印时,高俅的忠义画皮终被撕破。

破幻诀

事毕,陆九霄在汴河游船上对渔夫说破天机:"看人要看三处——"

一指官靴:"看鞋底可沾着茅屋草屑。"

二指官袍:"看补丁是用麻线还是金丝。"

三指官帽:"看翅翎是直挺挺立着,还是被钱串子压弯了。"

老渔夫撒网笑道:"先生这话,倒让老汉想起河里的鳖——缩头时像个石头,伸头时凶相毕露。"

郎中抚掌:"正是!那些满口忠义的,往往缩着贪腐的脖子,伸着害人的利爪。"

高俅的"忠义戏台",演尽了反向歧视的荒诞逻辑——通过污名化某个群体,既掠夺其资源,又赚取道德美名。生存法则首在"清醒看戏":当权势者高唱道德高调时,定要掀开幕布看看后台交易。

正如《荀子》所言:"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今日所谓忠义,往往沦为"耻见污"者的遮羞布。破局之道不在推翻戏台,而在学那《史记》的太史公——冷眼记录粉墨下的真容,静待水落石出之时。

殿帅府的"精忠报国"匾额后来流落市井,被古玩商改成"精金报国"高价出售。某日雷雨,金字被劈落半边,露出底下"童贯敬赠"的阴文。围观者这才恍然:原来忠义二字,从始至终都是权钱交易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