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 作品
第4章 盐枭弄潮录(第2页)
这戏码暗合《国语》中“虢公梦神”的典故。更毒的是汪庆余在运河闸口做手脚——商船过闸需缴纳“净盐符”,否则就会“触怒河神”。短短三月,两淮盐价暴涨十倍,《盐铁论》中“豪商积贮,困穷市邑”的景象竟在嘉靖盛世重现。
伏波剑
破局之道,在以其人之术还治其人之身。
林如海幕僚中藏着个奇人,名唤沈三白。此人幼年混迹盐帮,深谙江湖伎俩。他先派人混入汪家盐窟,在盐垛深处埋入磷粉。三日后雷雨夜,一道霹雳引燃磷火,“龙王爷降罪”的流言顿时反噬汪庆余。
更妙的是沈三白仿造汪家盐引,通过黑市大量抛售。当汪庆余察觉时,盐引已贬值如废纸。这招“以伪乱真”源自《鬼谷子》的“反应之术”,正如《孙子兵法》所言:“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沧海泪
潮退时分,汪庆余被缚在盐场示众。
灶户们发现,那地下盐窟的砖缝里嵌着人牙——原是失踪的督盐太监。他重金贿赂的巡盐御史,早被林如海用《大明律》中的“监守自盗”条拿下。曾经煊赫的盐商帝国,此刻如烈日下的盐粒,噼啪碎裂成满地残渣。
《淮南子》云:“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汪庆余至死不知,当他用《吕氏春秋》的“察今之术”算计他人时,自己的性命早已被记入《洗冤录》的案卷。
青天鉴
林如海在废墟中立起石碑,刻着《盐政十诫》。
其中第三条写着:“遇灾先查仓,赈银过手留痕。”这法子脱胎于《周礼》的“八成法”,又融入宋代“青苗法”的核验制度。他更创设“盐户公所”,让灶户推选代表参与议价,断了奸商垄断之路。
三年后,东海再起飓风。但见灶户们从容转移盐垛,市面盐价纹丝未动。这番景象,正应了《道德经》那句:“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白浪滔天蔽日昏,青蚨血泪浸盐尘。
莫道官商能蔽海,潮退方见拾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