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 作品

第3章 楚王好细腰的现世报——过度迎合的崩塌宿命(第2页)

历史长河中的破局者东汉严子陵拒绝光武帝入仕之邀,披羊裘钓富春江。刘秀叹他“狂奴故态”,他却笑答:“陛下今日容得严光狂,方是真天子。”这般傲骨,比之后世“终南捷径”的伪隐士高明何止百倍?《世说新语》载:阮籍见礼法之士,以白眼对之,反倒保全真性情于乱世。

北宋柳永被仁宗黜落,索性自称“奉旨填词”,反倒开创婉约词派。他的故事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迎合者脸上——你看那《望海潮》流传千年,同时代的状元文章又有几人记得?《菜根谭》说得好:“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附权势者,凄凉万古。”

自救者的三味真火

第一味:观自在

《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苏州绣娘林氏得其妙。当同行皆改机绣时,她仍持银针做双面三异绣,虽十年无人问津,终被故宫定为非遗传承人。她说:“针脚不会骗人,线头知你心意。”这倒暗合陆羽《茶经》真谛——煮茶时若存攀比心,再好的顾渚紫笋也成苦水。

第二味:守元神

《西游记》里唐僧取经路上,多少妖孽扮作神仙佛祖?他若像现代人般见庙就拜,早被分食殆尽。某非遗匠人拒接百万订单,只因对方要求缩短工序,他说:“刀法里藏着祖师的魂,少刻一刀,魂就散了。”这般气节,可比拟文天祥《正气歌》中的“天地有正气”。

第三味:顺天道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某过气童星坦然接受“中年发福”,改演喜剧配角,反获“黄金绿叶”美誉。这让人想起齐白石衰年变法,舍工笔而取写意,终成一代宗师。正如《周易》所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鹧鸪天”

楚宫舞罢血染霞,效颦终是镜中花。

强将方砚磨圆镜,反把真心碾作砂。

严陵钓,阮籍嗟,从来真色不需夸。

劝君收却细腰带,留取青衫映月华。

《庄子》里那只不饮盗泉的鹓鶵,宁可饿死也要择梧而栖。而今人若学得三分风骨,又何须学楚宫美人自缚腰肢?你看那黄山谷中野百合,不羡牡丹倾城色,春来自放满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