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 作品
第12章 宿主的觉醒时刻——郭子仪杯酒释门客(第2页)
星散的门客江湖
崔司马抱着锦囊逃回范阳那日,雪地上印着凌乱马蹄。他抖出碎玉时发现夹着张地契——正是当年强占的百亩良田。契上朱批"代耕三载,以赎前愆",惊得他连夜将田产散与农户。赵参军更惨,碎玉中裹着阵亡将士名册,某页折角处正是他冒领军功的亡卒姓名。未及天明,赵宅已被烈属围得水泄不通。
唯有刘账房看透玄机,将碎玉供于佛前:"玉碎可全瓦,瓦全难再碎。"他带着郭府账本投奔新科进士,却在入城时被巡吏截获——账本每页夹缝皆用密语记着贪腐证据。后来大理寺按图索骥,竟牵出三州十七县的蠹虫。世人皆赞郭子仪大义灭亲,却不知这本就是他"杯酒释权"的后手。
明月照尽寄生尘
郭子仪临终那夜,命人拆毁府邸影壁。工匠在夹层中发现百余封密信:有门客构陷忠良的罪证,有豪强贿赂的礼单,甚至某年某月某日,李端在茶中下毒的银针试纸。老将军咳着血笑道:"这些玩意,原是要带进棺材的..."话音未落,信纸已尽数投入药炉。
出殡那日,长安百姓见三十六匹白马驮着空鞍,每鞍系着盛满碎玉的锦囊。沿街酒肆忽然飘出《凉州词》的曲调,有人认出弹琵琶的乐师,竟是当年郭府最善奉承的清客。他十指翻飞间,忽将弦轴拧断:"汾阳王去矣,诸君好自为之!"余音震落朱雀门匾额上的积尘,惊起满天寒鸦。
咸通年间的茶楼里,说书人正讲"郭令公智遣三千客"。听到碎玉沉江处,有位布衣老者抛下铜钱:"那玉分明是河中鹅卵石染的!"众人哄笑间,老者捋须远去——他腰间晃着的锦囊,隐约露出半块带血渍的碎玉。
汾阳王府旧址上,新科进士栽的桃树已亭亭如盖。某日雷劈树干,现出中空树洞,里头塞着本《门客戒》。首页写着:"寄生者三忌:忌不知足,忌不知止,忌不知人。"墨迹淋漓处,依稀可见当年剑南春的酒渍。而黄河渡口的艄公们,仍在传唱那首无名的船歌:"金杯碎,玉带折,将军笑饮仇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