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 作品

第7章 庄子观蝉·螳螂捕蝉的现代启示(第2页)

今人观此当惕然:某直播平台主播连续七夜哭诉“家传宝玉被压价”,第八日突然上架“复仇特惠”。观众在正义感驱使下疯狂下单,却不知前七日泪痕皆由眼药水伪造。这与螳螂斋戒何其相似?那些为“惩恶扬善”拍下的玉石,最终成了主播豪宅的砖瓦。

然解局之道,早蕴于道家典籍。《淮南子》载九嶷山樵夫观棋之法:遇白子围城则远眺青山,见黑子屠龙则近嗅野花。某次棋局胶着时,他忽指天际鸿雁:“列子御风亦不如其自在。” 对弈者闻言掷子大笑,缠斗三日的杀局竟被一语化解。此法暗合“注意力转移”妙谛——当深陷认知链条时,不妨抬头看看更高处的风景。

更深层的智慧在《庄子》庖丁解牛篇。文惠君只见刀刃游走于筋骨之间,庖丁却道“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某当代考古学家深谙此理:当同行沉迷用金属探测器扫描墓地时,他独坐封土堆上观察野草长势——含羞草避让处必有墓道夯土,蓟菜丛生区定是陪葬坑所在。这“以天地为探测器”的绝技,正是跳出工具依赖的认知升维。

暮色中的濮水至今呜咽,河底沉沙间或可见蝉蜕空壳。庄子当年掷出的卵石,或许早已化为玉璞,在某位赌石客的强光手电下泛着幽光。那些追逐“一眼暴富”的淘金者,与紧盯蝉翼的螳螂何异?《关尹子》有云:“以盆为沼,以石为岛,鱼游其中,人观鱼乐。” 当我们嘲笑鱼儿的局限时,可曾察觉自己也在更大的盆中?

故曰:人间万事,不过螳螂刀下的斑驳光影。真正的逍遥,不在挣脱某一环链条,而在洞悉整个罗网的经纬。下次当你为某个热点事件血脉偾张时,不妨想想庄子观蝉的那方青石——或许抽身而退的旁观,才是破解千年认知杀局的无上心法。毕竟《南华经》早有箴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心镜清明处,照蝉是蝉,照雀是雀,照见三千世界本无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