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 作品
第1章 海市蜃楼织经纬
《水龙吟·破迷局》
乱云翻作龙蛇阵,十万青编朱注。
算珠藏毒,丹砂化碧,砚池飞絮。
茶鼎迷烟,焦琴瘗字,断纹虚语。
更星移斗柄,黄粱未熟,槐安国,纷纭处。
勘破虫书鸟迹,对冰蟾、素襟如许。
剖开玉椟,烧残蜡屐,照妖秦炬。
郢斧削尘,庄刀解梦,太虚归去。
任千重瘴雾,心灯不灭,在鸿蒙处。
衣冠楚楚论道义 舌灿莲花织幻纱
莫信市井谦让语 金银暗渡锁烟霞
君子国的迷雾集市
《镜花缘》第四十八回,唐敖踏入君子国集市,满耳皆是"请君取利"的谦辞。布商手持尺素,与客推让如弈棋:"此绢市价十文,然织工辛劳,兄台当付十二文"——这般场景看似仁义,实则暗藏玄机。那些反复推高的"君子价",恰似层层纱帐,将真实价值裹入迷雾。
某绸缎铺前,一老妇欲购素绢裁衣。掌柜三次抬价,从十文涨至十五文,口中念着"童叟无欺",却悄悄在丈量时让尺尾滑出半寸。老妇被道德光环晃了眼,浑然不知多付的铜钱,早被换作掺了草籽的劣等丝线。这正应了《商君书》所言:"民惑于辩,智者惑于名"。
迷雾织造术
此类迷雾的编织遵循三大法则:
1. 道德为经:以"仁义"为经线,将利己行为装裱成利他画卷。如同《礼记》中"玉帛为礼"的仪式,用华丽外衣包裹交易本质。
2. 混乱作纬:刻意制造规则迷宫。某米铺挂着"斗满溢三"的招牌——买一斗赠三合,却在斗底暗设夹层,让赠米不过掌心之数。
3. 情绪染色:利用愧疚感操控判断。药铺学徒逢人便叹:"家师采药坠崖,此参可谓性命所系",将寻常山参抬作救命灵草。
这般手段,比《韩非子》所述"买椟还珠"更精妙三分。楚人不过以珠匣惑目,今人却能令买者自欺。
破雾三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