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坪 作品

第78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46(第2页)

引来阐明去私之理的两则历史故事,都选得很有典型性,一个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顾个人的恩怨,一个是为了守法而杀死自己的儿子。这样的例证,内容具体,形象鲜明,能够使文章有说服力。

注释:

1、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公元前557年至公元前532年在位。 祁(qi其音)黄羊:晋国的大夫,名奚,字黄羊。

2、南阳:古地名,在今河南获嘉县。 可:适宜,可以。这里的“而”,用法比较特殊,一般据王念孙说,把“可而”理解为“可以”。

3、解(xie谢音)狐:人名。

4、尉:管理军事的官。

5、午:人名,就是祁黄羊的儿子祁午。

6、前一“子”作代词,后一“子”作名词。子之子:你的儿子。

7、论:言论,主张。

8、举:推荐。

9、墨者:墨家。 钜子:墨家称对墨学有成就的人为“钜子”。 腹?(tun吞音):人名,姓腹名?。

10、秦惠王:也称秦惠文王(“惠文”是谥号),战国时秦国的国君(公元前338年至公元前311年在位)。

11、以此:意思是,在这件事情上。 之:这里只起调节语气的作用。

12、此所以:这是用来……

13、赐:赐恩,特别照顾的意思。

14、所私:所偏爱的(人)。

译文(参考):

一日,晋平公问祁黄羊道:“南阳没有地方官,谁可以胜任?”

祁黄羊答道:“解狐可以胜任。”

平公问:“解狐不是你的朋友吗?”

黄羊答道:“君问的是他可不可以胜任,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朋友。”

平公说:“善言。”

于是便任用了解狐,国人都称赞此举很好。

隔了几天,平公又问黄羊:“国家缺少管理军事的官员,谁可以胜任这一职位?”

黄羊答道:“午可以胜任。”

平公说:“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黄羊答道:“君问的是谁可以胜任,而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儿子。”

平公说:“善言。”

便又任用了午,国人又都称赞此举。

孔子听闻此事后说:“很好,祁黄羊的主张很好!向外推荐人才不避友,向内推荐人才不避子,祁黄羊可谓一心为公。”

墨家有一位对墨学有成就的人叫腹?,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

秦惠王说:“先生年老了,没有其他儿子,我已经下令官吏不要杀死他。先生在这件事情上就按照我的意见办吧。”

腹?答道:“墨家的法理说:’杀人者应该偿命,伤人者应该受刑。’ 这是为了禁止杀、伤人的。禁止杀、伤人,是天下的大义。王虽然为此事赐恩下令不杀他,然而我不可不遵循墨家之法理。”

腹?没有接受惠王的恩赐,他的儿子被处死了。儿子是人所偏爱的人,舍弃这种偏爱而行大义,深理墨学的人可谓一片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