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客 作品

第406章 他有经验(第2页)

    你哥现在可是要娶亲的人,即成家,那就要考虑未来。

    我可不想以后,我还是咱家唯一没考中进士的。”

    说完,陆承泽凑到陆承安身边,问了句:

    “弟弟,你说我明天去跟谢姑娘商量此事,行吗?”

    陆承安:“……”这也要问吗?

    “哥,我还小,你要不去问一下小伍叔,他有经验。”陆承安对着陆承泽提醒道。

    随着他这话说完,陆承泽看着陆承安点了下他,道:

    “也是,我问你这事,有点难为你了。

    那你忙,我先走了。”

    话落,陆承泽大步往外走去。

    陆承安看了下他离开的方向,就知道他是找小伍去了。

    翌日一早,陆承泽就出了门。

    而陆承安,则是在比陆承泽出门更早的时间,被郑公公请进了皇宫。

    “承安,你来了,快看臻儿送来的最新舆图。

    你看,都有哪些变动。”

    听到这话的陆承安,忙走到了有十米长,三米宽的大周舆图旁。

    这份最新的大周舆图,是现在改名周臻的秦臻,按照周启明的安排,带领手下确定各地舆图后,找人绘制出来的。

    而陆承安,脑海里可是有在宫内藏书阁看过的各朝代的舆图。

    这会一对比,很快就能发现变动之处。

    而这,就是地势地貌的变化。

    不管是因为气候、水文、还是生物的原因,考虑到未来,再参考有变化之地的水势等,就需要提前做出准备了。

    尤其是那种在几百年内就变化好几次的地方,是重点需要做准备的。

    当然,大周每年会有水灾或是旱灾的地方,也是需要第一批考虑如何预防的地方。

    陆承安边看边做标记,很快,舆图上,就有这密密麻麻的标记。

    而周启明越看越头疼,觉得压力颇大。

    就在陆承安标完地势地貌的变化,又将引起这变化的原因或是猜测写完后,周启明看向陆承安,问道:

    “承安,你说我们这样提前准备,有用吗?”

    “陛下,臣觉得,只要我们提前做出准备,绝对有用。

    不管如何,能救一些百姓,那就值得做。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咱们提前准备这么多年,没准以后,大周就是周围诸国百姓心目中的圣地。”

    说完这话后,看着大周舆图,陆承安想了想,觉得现在,水泥该安排起来了。

    大周除了少数城市是石板铺地,很多小地方,就算是县城,也就主路是石板路,其他地方都是泥土路。

    就算路面压得再实,一场大雨,就能让道路变得坑坑洼洼的。

    而大周的官道,也都是泥土路。

    这样的路,在有灾情的情况下,会让救援变得异常艰难。

    现在搞出水泥,等大周的路面绝大多数换成水泥路,到时候,不管是战争需求还是救灾,最起码道路的影响能减弱。

    这么想着,陆承安看向周启明,开口道:

    “陛下,臣最近发现了一样好东西。

    等臣去工部试验一下,看看能不能大批量的生产。

    若是可以,大周的道路,可以开始统一维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