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竹林白骨案(二)
然而,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受害人和凶手又是如何来到这片人迹罕至的竹林的呢?根据竹林主人常家珍的陈述,她和家人早在一年多前就己经搬到了城里居住,这意味着这片位置偏僻的竹林平日里并没有人照看。-捖?本¢榊′栈` ?耕′欣.醉`全? 此外,距离竹林 200 多米的地方虽然散居着一些农户,但由于竹林附近有乱坟岗,大家对这个地方都心存恐惧,因此在平时,基本上没有人会主动进入竹林。
难道说,这一处幽暗的竹林,仅仅只是凶手在作案之后的抛尸现场吗?这个疑问在刑侦大队长翟虎的脑海中不断盘旋。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翟虎带领着专案组的警员们对竹林进行了一番细致入微的勘查。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丝蛛丝马迹。
然而,经过一番深入的调查,翟虎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最初的假设。原因很简单,竹林的外围有一条公路,这条公路是进入竹林的必经之路。
从公路的路口到竹林之间,有一段大约 150 米的山路。这段山路不仅狭窄,而且异常湿滑,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倒。?z¨x?s^w\8_./c_o.m-一般人即便是不携带任何东西,想要顺利通过这段山路也需要格外小心。
那么,如果凶手是在别处作案,然后再将尸体运到竹林里进行掩埋,这样的操作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首先,要将尸体搬运这么长的一段距离,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其次,在如此湿滑的山路上搬运尸体,更是难上加难。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专案组的警员们初步认定,这片竹林就是案发的第一现场。也就是说,嫌疑人应该是通过某种方式,先将受害人带到这片竹林里,然后在这里实施了犯罪行为。在行凶之后,嫌疑人可能由于时间紧迫或者其他原因,匆忙地弄来一些竹子,对尸体进行了简单的掩埋。
如果这个推断正确,那么嫌疑人在匆忙作案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留下一些犯罪时的痕迹。这些痕迹或许会成为破案的关键线索,帮助警方揭开案件的真相。
于是,专案组的警员们毫不犹豫地决定,要在竹林里进行更大范围的搜查。这片竹林茂密而广阔,要在其中找到关键线索并非易事,但警员们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k*s^w/x.s,w?.`c.o/m~
果不其然,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他们终于有了重大发现。在竹林的一个角落里,他们发现了一个关键的线索——一把折断的梳子。
常家珍发现白骨的时候,己经是当年的秋天时节。那时,竹林的周边长满了杂草,地面上也铺满了厚厚的竹叶,形成了一片复杂而凌乱的景象。这样的环境给专案组的现场搜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以免错过任何重要的线索。
然而,警方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耐心地、细致地翻查着每一片竹叶、每一根杂草,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隐藏线索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