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野史 作品

第271章 神探缉凶(八十九)(第2页)

上次来给公安部长作精彩的追踪表演,那是奉了上级的命令,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这次可不一样,他是被特意邀请过来的。他心里盘算着,等把那神秘的“鬼”给逮住了,案子破了,可得好好在北京逛一逛。

他想去看看那气势恢宏的故宫,感受历史的厚重;想去游游那风景如画的颐和园,领略皇家园林的韵味,好好开开眼界。不然啊,等回到赤峰老家,乡亲们问起:“在北京你都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呀?”他要是啥都答不上来,那不得被大家笑话死。

既然人家客客气气地让休息,那他就客随主便呗。于是,马玉林就在招待所里安安静静地度过了一天。

然而,那个神秘的“白脸鬼”可没有这么悠闲,依旧在暗处蠢蠢欲动,就在马玉林风风火火地赶到北京的头天夜里,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白脸鬼”又开始兴风作浪了。

这一次,它的目标是总参托儿所和一所工学院,而且还毫不客气地掠走了那里的许多贵重物品。

第二天清晨,天才蒙蒙亮,苗春青就心急火燎地在当地公安局同志的陪同下,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总参托儿所的案发现场。

经过一番仔细勘查,他惊讶地发现,房子外面有一串哧滑状的足迹,显然是由于当天下了雨,地面湿滑导致的。接着,他们在西边的花墙和茄子地边,又发现了一些可疑的足迹,并小心翼翼地将其提取下来。

紧接着,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工学院。在那里,苗春青和公安局的同志们同样在现场的房前、房后,都分别发现了与之前总参托儿所一样的足迹。

而此时的马玉林,自从来到北京后,心里就一首惦记着这件诡异的“鬼案”。他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尽快破案,给受害者一个交代。于是,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在招待所里仔细研究起从十几起“鬼”案现场上提取的石膏足迹。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反复比对,马玉林心中渐渐有了底。他断定,这些可疑的足迹虽然特征相同,但作案者绝对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年纪大约二十二三岁,另一个人则稍微年长一些,二十西五岁左右。

他们的身高都在一米七左右,不过一个稍微高一点,一个稍微矮一点。这两个人看上去既相似又有差异,就好像是一对兄弟一样。

第二天,马玉林来到了西郊,他的任务是为两个嫌疑人进行鉴别。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和比较,他最终否定了这两个人与案件有关。

马玉林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仔细地记录下了那一系列“鬼案”中两个可疑人的足迹和步法特征。这些细节对于他来说非常重要,说不定在未来的调查中会起到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