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野史 作品

第255章 神探缉凶(七十三)(第2页)

从此,“马玉林用马粪蛋破案” 的故事,成了赤峰警界口口相传的传奇。

1963 年,翁牛特旗的风沙如呜咽的怨魂,在沙坨子地上肆意翻涌。一起骇人听闻的入室强奸杀人案,打破了小镇的宁静。

马玉林与侦查队员们顶着漫天黄沙抵达现场时,眼前的景象让众人的心瞬间沉入谷底 —— 松软的沙地如一张被揉皱的纸,犯罪分子的足迹早己被风沙蚕食得模糊不清,宛如被抹去的罪证。

“这还怎么追踪?” 一名队员垂头丧气地踢着脚下的沙粒,眼中满是绝望。“马玉林的能耐就是追踪,现在,他也没辙了。” 另一个声音在队伍中悄悄蔓延,质疑声像瘟疫般迅速扩散。

然而,马玉林却像一棵屹立不倒的胡杨,目光坚定地凝视着现场,没有丝毫退缩。他深吸一口气,将帽子往脑后推了推,开始仔仔细细地勘查每一寸土地。

当众人的注意力还在地面上徒劳搜寻时,马玉林的脚步却停在了窗前。夕阳的余晖斜斜地洒在窗台上,一块若隐若现的痕迹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痕迹在常人眼中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污渍,但在马玉林眼中,却如同暗夜中的萤火。他蹲下身子,眯起眼睛,手指轻轻摩挲着痕迹,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这是趟绒布留下的。” 马玉林的声音打破了现场的寂静,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他站起身来,目光如炬,“而且这不是衣袖,也不是裤腿,而是帽子!”

队员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疑惑。马玉林指着痕迹,继续分析道:“犯罪分子作案前必定会探头窥视屋内情况,他头上的趟绒帽子在不经意间触碰窗台,才留下了这个关键线索。”

正是这个被众人忽视的细节,成为了破案的突破口。队员们根据马玉林的分析,迅速锁定了以戴趟绒帽子的青壮年男子为目标的嫌疑人范围。

在缜密的侦查下,那个罪恶滔天的强奸杀人犯很快便落入法网。当犯罪分子的供词与马玉林的分析完全吻合时,众人心中的敬佩之情如潮水般汹涌。曾经的质疑声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对马玉林由衷的赞叹。

时光流转,宁城县又发生了一起扑朔迷离的杀人案。一具被深埋在荒郊的尸体,被偶然路过的牧羊人发现。消息传开,整个县城笼罩在一片恐惧的阴霾之中。公安部门全力以赴,却始终无法找到破案的关键线索,案件陷入了僵局。

马玉林赶到现场时,正值黄昏。残阳如血,洒在那片荒凉的土地上,给埋尸的土坑镀上了一层诡异的色彩。马玉林蹲在土坑旁,像一位考古学家般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泥土。

微风拂过,带着一丝腐臭的气息,令人作呕。但马玉林不为所动,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泥土上几处看似普通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