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野史 作品

第254章 神探缉凶(七十二)(第2页)

他深知,步法追踪依赖清晰的足迹,而赤峰市区的沥青路面坚硬光滑,难以留下脚印,再加上往来的行人、车辆川流不息,足迹很容易被掩盖、重叠,这无疑给追踪工作增加了巨大的难度。

尽管马玉林经验丰富,在许多足迹模糊、变形的情况下都能准确追踪,但这次面对即将进入市区的困境,他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随着不断深入,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当两个偷牛人从北大桥进入赤峰市区后,原本清晰的足迹瞬间消失在纵横交错的车辙和行人脚印之中。马玉林在附近来回 “圈踪”,他的脚步急促而沉重,眼神中满是焦急与不甘。

他一会儿蹲下身子,将脸几乎贴在地面上仔细辨认;一会儿又首起腰,目光在西周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线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渐渐西斜,可他依然没有发现犯罪分子的足迹和牛的蹄印。最后,他不得不停下脚步,脸上写满了遗憾与无奈。

随行的同志们看到马玉林停下,心中一紧,不用问,他们从马玉林紧绷的表情和失落的眼神中,己经知道追踪受阻了。大家的脸上都露出沮丧的神情,有人忍不住喃喃自语:“己经追出几十里了,难道要放弃吗?”

此时,市区的街道上依旧车水马龙,喧嚣声不绝于耳,可众人的心中却如同坠入了冰窖,一片冰冷。

犯罪分子往市区跑,究竟是他们的必经之路,还是故意 “甩踪” 迷惑警方?这个问题像一团乱麻,缠绕在每个人的心头。马玉林站在街边,一动不动,仿佛一尊雕塑。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过往的经验和眼前的线索不断在脑海中交织、碰撞。时间在沉默中流逝,周围的人群来来往往,投来好奇的目光,可他却浑然不觉。

随行的同志们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他们知道此刻谁也帮不了马玉林,也不愿打断他的思路。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怀着一丝希望,希望这位经验丰富的老侦探,能像以前一样,在看似绝境的情况下,找到破局的关键,带领大家走向 “柳暗花明又一村”。毕竟,过去的无数事实己经证明,想要难住马玉林,绝非易事。

1962 年冬夜,赤峰头道街的寒风裹挟着细雪,像无数冰针般扎在行人脸上。磨坊的木门被吹得吱呀作响,两匹原本用来拉磨的骏马不翼而飞,只留下凌乱的干草和几道模糊的痕迹。

刑警队长史海滨举着煤油灯,橘黄色的光晕在他脸上摇曳,映得他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

“这些坑到底是什么啊?” 史海滨蹲在地上,用冻得发红的手指戳了戳地面。那些不规则的凹陷毫无规律,像极了孩童随意摆弄留下的印记。

他回头看向马玉林,眼神里满是困惑。这位老侦查员正弓着背,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地面,喉结随着呼吸上下滚动,呼出的白气在灯光下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