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房奴的悲催生活(三)(第2页)
乡下人眼界小,对礼物轻重也特别计较,礼物寒酸了根本拿不出手,当然城里人也好不到哪儿去,如今经纪不景气,大家都希望在礼来我往中占点儿便宜,送人一只破水壶,巴望着人还一金元宝,平日老死不联系,一到要结婚生孩子了就热情万丈地给人发帖子,人不来没关系,礼物得送到,不然恨你一辈子,人老实随了礼下次再请他的时候又联系不上了,不是手机坏了就是出国旅游了,种种机关算尽,令人哭笑不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染上了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美其名曰联络感情,实际就是变相的敲诈,活在这样一种相互算计,锱铢必较的环境里,人人都有一种将要窒息的感觉,有钱人倒也罢了,反正钱多数都来路不正,不是投机倒把,就是贪污受贿,送了也就送了吧,全当消财免灾。
平头小老百姓可就惨了,收入本来就不多,每一分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吃穿住用之外早己所剩无几,如今通货膨胀的程度又那样吓人,买根冰棍儿都要两块钱,十年前可以买十根儿呢,工资又像乌龟发育一样,老不见涨,要想维持生计,只好节衣缩食,精打细算过日子。
谁还有多余的闲钱来给人送礼呢?
可人家才不管这些,上次你家办喜事儿,我可都来了的,这次我要办,你好意思不来吗,大家都是聪明人,不肯吃哑巴亏,想让我先打住,没门儿,老子送的礼可不是枪打来的,不能白送,你得给老子还回来。
大家都这样算计着,这事儿就成了恶性循环了,你请完了我又请,我请完了你再请,看起来一团和气,亲密无间,实则勾心斗角,暗藏杀机,其凶险残暴的程度不亚于冷兵器时代的攻城略地,令人胆战心惊。
刚才介绍了一下故事的背景,现在言归正传。
小张和小王阅历有限,一首没有想好该怎么送礼才合适,不得己只好请教老妈。
一天晚上,小张吃过晚饭,躺在沙发上,给老妈打了个电话,将这个严肃的问题郑重地抛给了她。
果然还是老妈久经沙场,经验丰富,一来就想到了个好主意。
“这有什么好烦的,一家给两百块得了,省得挑来选去地麻烦。”老妈说道,口气轻松洒脱得仿佛送的是冥币,而不是人民币。
小张噜苏了几句,把电话挂了,将老妈的话原封不动地转告了小王。
“什么,一家两百,咱家是开银行的还是怎的。”小王听了,瞪大了眼睛说道,想说这是什么馊主意,真亏你妈想得出来。
“那你说怎么办,总不能空着手去吧。”小张不满地说道,本来他对老妈的建议也不能赞同,但老婆的态度又让他心里有点不爽,就算不答应也不该表现得这样啊,这是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