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蜂窝山
老掌柜点点头说:“一晃几十年都过去了,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啊!”
韩真笑道:“曾听陈前辈说起过您,当时前辈还惋惜,说再也见不到蜂窝山的手艺了,不成想您在这儿养老呢!”
老掌柜姓李,原是保定府人士,乃是蜂窝山的蜂头,专门制作各类机关暗器,堪称一绝。本文搜:找小说网 免费阅读
后来河北打起仗来了,李掌柜就一路跑到了巫山躲了起来。
再后来绿林道逐渐消失了,李掌柜也几十年没做蜂窝山的生意了。
不过他比较念旧,手艺都没丢,仍然挂着蜂窝山的黑匣子,当个念想。
黑匣子上的窟窿,都是试射暗器留下的痕迹。
李掌柜笑道:“老了,这手艺也生疏了。不知道你们来此是做什么的?”
韩真说:“我们得到一个消息,在这巫山深处有个地仙村,乃是明代观山太保封师古的葬地,我刚接手卸岭不久,手下不少兄弟靠我吃饭,所以想来勾当一番。”
“原来如此。”
倒斗乃是盗魁的本业,每代盗魁都少不得要倒个大斗,显示自己的艺业,如此才能服众,如果没有倒斗的本事,即使上了盗魁的宝座,那也没人会服气的。
李掌柜说:“我也曾听闻地仙的传说,但是对此不甚了解,幺妹儿是本地人,你可以问问幺妹儿。”
幺妹儿家本来是巫镇的,但是当地人忌讳说“巫”字,所以都自称为“清溪镇”。
由于巫镇是官方的名字,清溪镇是镇民自称,所以清溪镇这个名字流传不广,只有本镇人才比较清楚。
据孙教授说,观山太保的老家就在清溪镇,只不过他翻遍地图也没找到这个名字。
不曾想在这儿遇到了一个清溪镇的原住民。
幺妹儿对什么地仙封师古并不了解,但是她说清溪镇以前确有一户封姓的大户人家,只是己经衰败了很多年了,只留下一座老宅。
孙教授听完欣喜不己,急忙掏出地图,让幺妹儿把去清溪镇的路线画下来。
幺妹儿说:“现在是雨季,水把路都淹了,啷个还有路线哟,想进山,只能上五尺道。”
众人不解,让幺妹儿细说。
原来清溪镇自古产盐,当地人多以凿井采盐为生。
秦时为了方便运盐,在山崖绝壁之上修建了一条栈道,因宽仅五尺,所以都称为“五尺道”。
不过在清朝时,清溪镇的盐矿就被采绝了,清溪镇也就渐渐没落下来。
十几年前山里修建防空洞,把镇上剩余的镇民都迁走了,自此清溪镇就没有人烟了。
听完之后,孙教授低声对韩真说:“既然清溪镇无人,正好方便咱们去封家老宅勘察一番。”
韩真点点头,对幺妹儿说:“不知道这五尺道该怎么走?”
这时,李掌柜突然说:“让幺妹儿带你们去一趟不就行了吗!”
韩真心下大喜:“如此当然最好,就让幺妹儿带我们到清溪镇就好。”
李掌柜摆摆手说:“你们不熟悉这里的环境,就带着幺妹一同去地仙村,她得了我的传承,墓里如果有什么机关埋伏,只管交给她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