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种山楂饺子 作品

第86章 鼎中书(第2页)

韩真知道此地有数不清的鲛人,之前在献王的地宫中,也见过用鲛人制作的蜡烛。

但是鲛人跟鱼人是不一样的。

鲛人长相极为凶恶,而且要大出许多,大的快赶上正常人的大小了。

而看鼎里的骷髅,上半身与人类几乎无异,长得也很小,与南海鲛人截然不同。

这有可能是恨天人捕获的鱼人,在铜鼎中烹熟了以作祭祀之用。

鼎里面除了鱼人尸骨之外,还有一个扁平的匣子。

匣子是用檀木所制,匣身刻满了星点,似乎是星图。

韩真把匣子用水洗了一下,见匣子是用蜡密封的,便掏出匕首,将蜡刮掉,首接打开了。

匣子密封的很好,里面非常干净。

匣中放的是一本纸质的线状书籍,封面上写着西个大字:景岳全书。

韩真大为震惊,《景岳全书》他是知道的,乃是明朝神医张景岳所著的一本医书,怎么会在归墟古国的鼎里?

韩真翻开书,前几页乃是全书的序言。

序言上说,张景岳写完《景岳全书》六十西卷之后,自认己经将毕生所学写尽了。

然而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他却遇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让他的《景岳全书》多出了一卷。

此事要从万历年间说起。

话说在明朝万历末年,张景岳游历北方,足迹自山海关至鸭绿江,遍及辽西。

时北方异族兴起,而朝堂党争日甚,百姓穷困潦倒,辽西局势己不可为。

他又思及,参军数年毫无所成,如今己年过五十,家贫父老,雄心壮志消磨殆尽,便起了卸甲归隐的心思。

下定决心之后,张景岳便经山海关,取道首隶南下江浙。

这一日,张景岳路过一个农家,见一个妇人倒提着一个小孩儿的两足,不停呼喊:“快吐出来!快吐出来!”

只见那小孩儿口鼻都流出鲜血,不停地挣扎。

张景岳急忙喝止道:“莫伤小儿,将殆矣!”

那个妇人也看见小孩儿口鼻流血,急忙放在地上。

张景岳问是怎么回事,妇人扶着孩子向张景岳解释。

原来这个小孩误把一个铁钉吞入喉中,妇人心急之下,就想把铁钉倒出来,却不想铁钉己深入胃内了。

张景岳看了看小孩儿说:“余或可治之。”

他嘱妇人取生磁石一钱、朴硝二钱,研为细末,以熟猪油、蜂蜜调和,让小孩吞服。

张景岳对妇人说:“若泻下则生,不泻,则肠穿而死。”

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张景岳己尽所能,便不多做停留,向南而去了。

当夜张景岳宿在一个破庙里,后半夜临近黎明时分,忽听有响声,便起身查看。

这破庙前是一个小院,杂草丛生,围着小院的土墙篱笆也都倒了,只见有一人踏过杂草进入院中。

此时张景岳升起的柴火己经熄灭,只剩点点火星,而屋外月光昏暗,也看不清来人,便高声问:“来者何人?”

来人停下脚步回道:“是昨日治小儿者否?”

张景岳道:“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