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局 :争议中的坚持
(作者:向阳舒展)
1988 年春,《科学探索者》杂志封面赫然印着 “749 局 —— 科学圣殿的叛徒?” 的大标题,配图是心灵感应实验的模糊照片,配文质疑研究数据造假。这篇报道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将 749 局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电话铃声在基地此起彼伏,国际合作方发来质询邮件,甚至有科研机构要求暂停联合研究项目。
乾峃昇站在会议室窗前,看着楼下聚集的抗议人群举着 “伪科学滚出科学界” 的标语,眉头拧成了一个 “川” 字。“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不能乱了阵脚。” 他转身时,镜片后的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神情凝重的众人,“把重复性验证的原始数据整理出来,邀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入驻,我们要用事实说话。”
周启铭主动承担起数据核查的重任。他带着团队在档案室里日夜奋战,将心灵感应实验的每一组数据、每一个监测波形、每一次环境参数变化都整理成详细报告。“这些质疑声,反而让我们发现了数据记录中的一些漏洞。” 他指着报告上新增的标注,“以前我们只关注关键数据,却忽略了环境湿度、受试者体温这些微小变量,现在正好完善实验规范。”
然而,外界的质疑并未因数据公开而平息。在历史场景重现研究成果发布会上,有考古学家当场发难:“仅凭陆承钧的一面之词和零星的考古发现,就敢改写历史?你们这是对严谨学术的亵渎!” 面对质问,陆承钧站了出来,声音虽有些颤抖却透着坚定:“我知道很难让人相信,但每次看到那些画面,就像亲身经历一样真实。我愿意接受更严格的测试。”
749 局迅速响应,联合国内外顶尖考古团队,对陆承钧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封闭测试。测试中,他们选取了五处未公开的考古遗址,陆承钧蒙眼进入现场后,不仅准确描述出遗址的建筑结构、陪葬品位置,甚至说出了陶器上模糊不清的铭文内容。当考古队根据他的描述挖掘出失传的竹简时,质疑声渐渐弱了下去。“虽然无法解释这种能力,但数据和实物证据摆在眼前,” 参与测试的英国考古学家琼斯教授在发布会上坦言,“749 局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科学探索的另一种可能。”
在超高速反应研究领域,749 局同样面临巨大压力。有运动医学专家公开质疑林霄的能力是 “药物催生的假象”,要求对他进行更全面的兴奋剂检测。林霄二话不说,主动配合研究团队进行了二十多项检测,甚至同意进行肌肉活体切片检查。“我只想证明,我的能力是真实的。” 他看着显微镜下自己的肌纤维,眼神中透着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