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局 :国际交流与合作(第2页)
“这就像人类意识在某个层面存在无形的网络,” 中俄联合研究报告中写道,“但具体的连接机制,以及是否存在‘意识节点’,仍需进一步探索。” 这份报告在国际超心理学大会上引发热议,749 局的代表首次站上大会主论坛,向全球学者展示东方视角下的超自然现象研究。
然而,合作并非一帆风顺。在 “历史场景重现” 技术的跨国研究中,法国考古团队坚持用碳十四测年法验证陆承钧的描述,而 749 局则更倾向于结合古籍文献与量子场理论。双方为此争论不休,甚至差点中断合作。关键时刻,乾峃昇邀请两国学者参观洛阳古墓遗址,当陆承钧准确指出墓室暗格的位置,取出失传千年的竹简时,法国领队皮埃尔教授沉默良久,最终主动伸出手:“我们确实该放下学科偏见,也许真相就藏在不同方法的融合中。”
国际合作带来的不仅是学术成果,还有研究方法的革新。749 局借鉴欧盟科研伦理审查模式,完善了自身的伦理委员会制度;同时,将中国传统术术中的 “天人合一” 理念引入实验设计,提出 “环境 - 人体 - 意识” 三位一体的研究框架,被国际同行称为 “东方智慧与现代科学的完美结合”。
1987 年,首届国际超自然现象联合研究峰会在 749 局基地召开。来自 23 个国家的科研机构代表,共同签署了《超自然研究国际合作公约》,约定共享数据资源、联合培养人才,并建立跨国伦理审查联盟。乾峃昇在开幕式上致辞:“超自然现象是全人类共同的谜题,唯有打破国界与学科的壁垒,我们才能离真相更近一步。”
会后,各国学者在实验室里流连忘返。美国科学家悄悄向周启铭询问量子意识放大器的原理,日本团队缠着玄真子请教 “炁场” 测量方法,俄罗斯专家则对 749 局的脑机接口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基地的红砖墙上,映照着不同肤色的科研人员热烈讨论的身影,仿佛预示着一个全新的科学探索时代正在来临。而 749 局,也从曾经隐秘的科研机构,逐渐成长为国际超自然现象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