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局 :研究方法之争(第2页)
接下来的一个月,749 局的实验室仿佛分裂成两个世界。科学验证组在研究空间感知异能者时,搭建了全封闭的虚拟现实测试舱,精确控制光线、声音、磁场等变量,试图用量子定位系统解析异能者的导航机制;而探索实验组则带着异能者深入古战场遗址,通过玄真子的罗盘定位和异能者的直观感知,寻找历史残留的 “能量场”。
矛盾在一次联合实验中彻底爆发。针对梦境操控者沈星河,科学验证组设计了精密的脑电波监测方案,要求他在严格控制的睡眠环境中完成梦境任务;探索实验组却提议让沈星河在道观中,结合道教的 “存思术” 进行实验。当两组数据出现巨大偏差时,争论再次升级。
“你们的实验混入太多不可控因素,数据根本没有说服力!” 周启铭指着探索实验组的报告,满脸怒容。玄真子却气定神闲:“沈小友在道观中,梦境清晰度提升 40%,这不正说明环境和仪式对能力有影响?”
关键时刻,乾峃昇带着众人来到档案室,调出历年来的研究档案。“看看这些,” 他敲了敲 “植物沟通之谜” 的卷宗,“最初我们用传统植物生理学方法毫无进展,直到结合了陆青崖的沟通方式,才发现植物的异常电信号。” 他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科学需要严谨,也需要包容。”
经过激烈碰撞与反思,两个实验组开始尝试融合。在研究新发现的 “声波操控者” 时,科学验证组用频谱分析仪记录声波频率,探索实验组则观察异能者在不同环境、情绪下的能力变化;分析数据时,双方共同建立了新的模型,既考虑物理参数,也纳入心理因素。
最终的总结会议上,周启铭展示了新研发的 “多维数据整合系统”,这个系统能同时处理传统实验数据与非常规观测结果;玄真子则呈上一份《超自然现象研究与传统术数关联报告》,提出用易经的 “象数理” 思维辅助实验设计。乾峃昇在会议记录中写道:“此次争论并非对立,而是科学探索的必要碰撞。未来的研究,应在保持严谨性的同时,以开放姿态接纳多元方法,让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在 749 局的实验室中,共同照亮未知的领域。”
这场持续数月的争论,不仅改变了 749 局的研究生态,更催生出一系列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而在实验室的各个角落,研究员们带着新的思路,继续向着超自然现象的深处进发,他们知道,唯有打破思维的边界,才能触摸到真相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