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局 :超高速反应(第2页)
“或许存在某种未知的感知系统。” 林昭远在团队会议上提出大胆假设,同时播放着一段格斗运动员的测试视频。视频中,选手能提前 0.3 秒预判对手的攻击轨迹,即便对手刻意隐藏动作意图。玄真子抚着桃木剑上的铜铃,突然开口:“《庄子》有言‘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些人的反应,倒像是‘神动而形随’。” 他的话引发哄笑,却让周启铭陷入沉思。
为了验证是否存在 “超感官预知”,研究团队设计了 “量子随机刺激实验”。他们利用量子纠缠原理生成完全随机的刺激信号,确保无法通过任何常规方式预判。当实验对象是短跑运动员林霄时,奇迹再次发生:在信号生成的瞬间,他的脑电图中出现了异常的 α 波震荡,仿佛大脑提前 “知晓” 了即将到来的刺激。“这违背了因果律,” 周启铭盯着不断跳动的数据,“除非他的意识能在量子层面与未来产生某种关联。”
随着研究深入,更多矛盾浮出水面。对数百名超高速反应者的基因检测显示,他们体内均未发现共同的 “速度基因”;而肌肉活检结果表明,虽然他们的肌纤维类型和线粒体密度优于常人,但这些差异仍不足以解释数倍于常人的反应速度。更诡异的是,当研究人员试图通过训练复制这种能力时,所有受试者的进步都存在明显瓶颈,无法突破人类已知的生理极限。
八个月后,乾峃昇在总结报告中写道:“超高速反应现象在特殊职业者和运动员群体中真实存在,部分能力可归因于神经传导效率提升、特殊脑区激活和肌肉生理优势。但实验中观测到的‘预知性反应’‘量子层面的异常脑电活动’等现象,已超出神经科学和肌肉生理学的解释范畴。初步推测,该能力或涉及人类尚未认知的潜意识感知,或与量子物理中的非局域性原理存在潜在关联。”
深夜的实验室里,周启铭仍在反复观看林霄的反应视频,画面中青年矫健的身影在激光束间穿梭,宛如与时间赛跑的精灵。而在另一张实验台上,苏晴正对着显微镜观察神秘的肌细胞切片,试图寻找那个能解开速度之谜的微小线索。749 局的探索者们知道,这场关于人类极限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每一个不可思议的瞬间背后,都藏着等待被破译的生命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