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狗看了都摇头
暮色四合。
陆府的晚餐上依旧是四菜一汤。
柳如是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要是天天生闷气,自己早就被气死掉了。
陆沉舟晚餐很简单,一碗稀饭就青菜。
其他人倒是有鱼有肉。
“你打算怎么办?”
柳如是吃了一口,想起了什么,又扭头看向了陆沉舟。
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
两人在栖霞镇的时候就忘得一干二净。
陆沉舟不明所以:“什么怎么办?”
“小宝的学费、束修...这些你不管啦?”
秦馨莲去世后,小宝就寄在了陆沉舟的名下。
他也托人去秦家镇问过,可惜他的亲戚都杳无踪迹。
估计碍于四公主的威压,不知道跑到何处避难。
“小宝已经快四岁了,过几年就得读私塾。”
两人的交谈仿佛寻常夫妻的日常生活一般。
“这些你都没考虑吗?”
陆沉舟自然考虑过。
“还有几年呢,你着什么急。”
“小宝尚未启蒙,他想学什么以后再说呗。”
“又不是一定要人人科考才能有出路。”
柳如是白了他一眼,要多无语就有多无语。
“是是是,您老人家才高八斗,不在乎这些。”
“那你也得想想小宝的未来生活啊!”
“就算目不识丁,最起码保证品德没问题吧?”
说到这里,她不免压低的声音。
又看了一眼懵懂无知的小宝,心里这才松了一口气。
“我是怕小宝日后走上一条不归路啊。”
“你也知道,从小父母双亡的孩子,多少会有些奇怪。”
话糙理不糙。
陆沉舟思考了片刻。
试探性地问道:“要不....等他日后想明白了。”
“给他找一个老师?”
两人对视了一眼,彼此交换了意见。
当下最好的选择,也只能如此。
“那家里的开销怎么办?”
“我打算去隔壁的戏楼....”
没等她说完,陆沉舟就端起个脸。
“你想去自己考虑清楚。”
他的话很明显。
不是介意她出去抛头露面。
而是世子宋令的事还没有彻底解决。
这要是在出现什么意外,那生活可真就不得安宁。
汴梁的夜晚总是热闹非凡。
画舫如梭,灯火如昼。
丝竹声、欢笑声、叫卖声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一幅繁华的市井画卷。
饭后消食的陆沉舟,独自一人漫步在河岸、
手中折扇轻摇,眼中却带着几分淡然。
柳如是领着马湘兰在前头走着,给她介绍着汴梁的风景。
三人慢慢地拉开了距离。
陆沉舟抬头望向夜空。
一轮明月高悬。
清辉洒在河上,波光粼粼。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果然只有到某个时刻,人才能读懂课本里的诗句。
忽然,一阵清越的歌声随风飘来。
如清泉击石,如珠落玉盘。
在这喧嚣的夜色中显得格外空灵。
陆沉舟不由得驻足倾听。
那歌声婉转动人,却又带着几分说不出的孤高之意。
他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一座精致的阁楼。
挂着兰香阁的匾额,门前几株兰花在夜风中轻轻摇曳。
“这歌声....”
陆沉舟眉头微挑,心中生出一丝好奇。
他虽不常涉足这风月场所,却也听说过马湘兰的名声。
金陵河畔最负盛名的歌姬。
不仅容貌绝丽,更难得的是才情出众。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诗词歌赋。
歌声渐止,陆沉舟却仍站在原地,似在回味。
“马姑娘今日这首新词,当真是妙绝!”
“词好,曲好,唱得更好!”
“不愧是金陵第一才女!“
陆沉舟摇头轻笑,正欲转身离去。
一道清冷的声音再次响起。
“诸位谬赞了。”
“湘兰不过是借景抒怀,有感而发罢了。“
这声音不卑不亢,既无得意之色,也无谄媚之意。
正当此时,一位锦衣公子摇着折扇从兰香阁走出。
见到门外的一位书生模样的,上下打量一番。
见他衣着朴素却气度不凡,便笑道:
“这位兄台也是慕名而来?”
“可惜今日马姑娘已经唱过一曲,不再见客了。“
那朴素公子拱手道:“在下只是路过,被歌声所吸引,并无他意。“
那公子却热情地拉住他:“既是有缘,不如一同进去喝杯酒?”
“在下李慕白,与马姑娘有些交情。“
阁内又传来那清冷的声音。
“李公子,湘兰今日乏了,还请见谅。“
李慕白面露尴尬,正要解释。
朴素公子却朗声道:“姑娘方才所唱,可是自度曲《秦淮夜月》?“
阁内静默片刻,随后珠帘轻动。
一位身着绿色长裙的女子缓步走出。
月光下,她眉目如画,肤若凝脂。
一双秋水般的眸子带着几分讶异看向宁朴素公子。
“这位公子如何知晓?”
马湘兰轻声问道,声音如清泉流过山涧。
朴素公子微微一笑。
“词中,月照秦淮水,风吹杨柳丝。”
“格律新颖,不似古人所作。”
“且姑娘唱腔自成一派,想必是自度新曲。“
马湘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浅笑。
“公子好耳力。不知公子高姓大名?“
“在下宁卿云,一介布衣,不足挂齿。“
李慕白在一旁插话道:“宁兄谦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