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出卖兄弟
歌舞弹唱,行酒飞花。
众人屏息观看,待一曲终了。
顿时爆发出阵阵喝彩。
王元章率先开口评价。
“歌喉珠圆玉润,音律诗词实乃新潮。”
“妙哉!妙哉!”
杜规笑道:“王癫子竟也会赞人?太阳莫非打西边出来了?”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此曲名为《长相思·一重山》。”
“乃是陆道长风雪与旧友秉烛而歌。”
王溪岸对着王元章解释道。
他这位表弟沉迷画梅,堪称画梅圣手。
这几年游历四海就是为了画一株最好的梅花。
“陆道长?”
王元章念叨了一句。
“莫非就是那位谪仙转世?”
有人疑惑道:“王兄不在汴梁,竟也知道此事!”
“嗐!”
王元章叹了口气。
“我本计划去苏溪画梅。”
“路过秦淮时,听闻他在观澜阁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趣事。”
“连夜快马加鞭,可惜去晚了一步。未能见起真容,实乃可惜。”
“后来又听闻他回到了汴梁。”
他抬头看向了诸位挚友。
“怎么,你们见过他了?”
“快与我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不是真如外界传闻,才高八斗,风流倜傥?”
众人陷入了一阵沉思。
就连驸马爷王溪岸都有些尴尬。
王元章心生疑惑:难道,我问了不该问的?
过了一会儿,黄观长叹了一口气,悠悠道。
“元章兄,你是不知。”
“此人脾气古怪,莫说我们拜帖的视而不见。”
“就连陛下求一副墨宝都难。”
“前些日子,一纸状书把四驸马告到了衙门。”
“这城中上演的《铡美案》....”
王元章听闻倒吸了一口凉气。
沉迷半晌。
只能由衷地蹦出一句。
“陆道长真乃吾辈楷模也!”
杜规微微颔首,也是一脸敬佩。
“为一陌生民妇,竟能捱过刑部酷刑。”
“此番之心,我不及也!”
“驸马也多次呈递拜帖,可都是杳无音讯。”
王溪岸也很无奈。
若不是陈世美搞臭了驸马的名声。
说不定人家就来了。
场上的气氛一时有些低迷。
王元章知道是自己的责任,当下不由得岔开话题。
“听闻,陆道长还有一首新曲,名为《今生戴花世世漂亮》。”
“不知诸君可否听过?”
黄观摇头轻笑:“如雷贯耳。”
说着就指着方才唱曲的姑娘介绍道。
“这位,李姑娘。”
“丝竹琵琶、音律诗词,亦无一不通。”
“汴梁百姓称之李绕梁。”
“乃是吴歌师的高徒,尽得其音节。”
王元章后知后觉。
怪不得刚才那一曲惊为天人。
“李姑娘,劳烦你在唱一曲吧。”
园中歌声悠扬,酒香弥漫。
“诸位。”
王溪岸举杯:“今日不醉不归!”
谈笑间,管家走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察觉到好友的神态有些不对。
杜规不免开口问道:“俊卿兄?”
“为何看你心不在焉,是否出事了?”
王溪岸摇了摇头。
这怎么说?
说陛下微服私访来了。
只能极力压抑着紧张的情绪,装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
时不时打量着各处,想看看陛下会在何处落脚。
不得不说。
这姑娘的嗓子确实不错。
在某处水榭旁。
陆沉舟对着刚才的歌声评价。
宋桓只是摇了摇头。
“调子不错,词差了一点。”
“嗯....感觉有些虎头蛇尾。”
陆沉舟看向了一旁吃着葡萄的大哥。
“你还懂音律?”
“我看起来什么都不懂吗?”
陆沉舟点了点头,宋桓刚想反驳。
就听得,鼓声渐歇,琴音初起。
满堂灯火忽然暗了三分。
只余下中央一方红毡被烛光映得通红。
宾客们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目光齐刷刷投向那垂落的朱红色帷幕。
铮——!
一声琵琶裂帛之音,帷幕骤然分开。
一道红影如火焰般跃入众人视野。
那女子身着大红广袖舞衣。
她面上覆着同色轻纱,只露出一双眼睛。
眼尾微微上挑,顾盼间似有寒星流转。
叫人一看便再难移开视线。
她右手持一柄三尺青锋,剑身薄如蝉翼。
在灯光下泛着冷冷寒光。
左手长袖垂落,足有丈余的红色绸缎如水般泻在地上。
琴声忽转急促,如雨打芭蕉。
女子足尖轻点,整个人便旋转起来。
那大红衣袖随着她的动作飞扬而起。
恰似一片燃烧的云霞。
剑光在她周身织成一张银网。
每一次挥剑都带起尖锐的破空之声。
却又在即将力竭时化作柔和的圆弧。
刚柔并济,妙不可言。
最令人惊叹的是她的腿功。
“天哪!”
席间传来倒抽冷气的声音。
女子稳稳落地,开始了一段令人眼花缭乱的甩袖舞。
尤其是最后那一招收尾。
陆沉舟不知道叫什么。
堪比仙鹤亮翅。
那红色长袖仿佛有了生命。
时而如游龙摆尾,时而如惊鸿掠水。
陆沉舟第一次看见古典舞。
无法言喻,只能说这舞蹈简直活了过来。
这也不怪周幽王。
这谁看了不迷糊啊!
舞蹈好啊,舞蹈得学啊!
“贤弟,收收口水。”
陆沉舟下意识擦了擦,发现上当了。
“咳咳!”
故作镇定的清了清嗓子。
“我这是欣赏,你懂吗?”
宋桓略有深意的颔首:“我懂。”
“你要是喜欢,过些日子我邀请你看....”
陆沉舟抬手:“大可不必!”
“臭道士!”
远方跟马湘兰叙旧的柳如是,看到这一幕。
一双好看的眸子都快瞪出火来了。
别看他文质彬彬,私底下烟酒都来的。
“如是。”
马湘兰好奇地看向了远处的陆沉舟。
“那位就是你的心上人?”
虽然没见过真人,可陆沉舟的大名人尽皆知。
尤其是他创作的几首歌曲,在勾栏瓦舍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