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四十年前的事(第2页)
柳夏树注意到辻原春奈不知什么时候己经回到了房间,
就招呼她一起过来看这些新的材料。
“我这里也有。”
辻原拿起手机晃了晃。
显然,高坂署长的消息是群发的,
自然也有辻原春奈的份。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位署长己经把她们二人视做了是搜查本部的组成人员。
这当然也是没办法的事。
毕竟警视厅本厅那边没人愿意来出差,
岛上的警署又人手不足。
柳夏树和辻原,好歹算是“刑警”。
有她们二位在,高坂署长的工作压力恐怕还会轻一些。
本地警署的警员,经过一天的走访,也算是收获颇丰。
岛上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对于死者村上的青年时代都还有所记忆。
村上在他们口中,是个踏实肯干的年轻人,
对公司相模矿山也算是尽职尽责。
不过也就是因为这种尽职尽责,
成为后来他不得不搬离海津岛,去日本本土的导火索。
事情要从西十年前的一九八零年代说起。
当时岛上的支柱产业,还是相模矿山开设的铁矿和铜矿。
这两座矿山最初于五十年代开始进行开采,所使用的技术,在其后的二三十年间未有重大进步。
随着资源枯竭,矿井深度也不断加深,接踵而来的,就是大大小小连绵不断的事故。
几乎每年都会有几位矿工因此而丧命。
而两座矿井真正的末日是一九八五年,广场协议的签订,促使日元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大幅度升值。
届时从海外购买矿石,就会比在日本国内开采这种贫瘠的矿脉要更加划算。
协议一签订,相模矿山就开始考虑关闭两座矿井。
然而就在还不到一个月之后的当年十月,
岛上的矿山发生了严重的事故。
有约二百位矿工被困井下。
对于继续维持矿井毫无兴趣的相模矿山,在救援工作上也不够尽心尽责。
救援通道在二十多天后才打通,其间井下又发生了几次塌方。
原本有机会大部分幸存的矿工,最终有一半没活下来。
更重要的是,很多矿工的遗体到最后也没能回到地面。
“因为村上既是相模矿山的员工,又是本地人,遇难矿工家属拜托他去和公司交涉善后事宜。”
“结果村上协助相模矿山拖延时间,首到矿山被封闭,也没挖掘出遇难者遗体。这件事岛上居民至今无法原谅他。”
一位岛上的老人如此回忆到。
村上在几个月前,久违的再次回到岛上。
他的出现,可能勾起了一些岛上老人的痛苦回忆。
“这么说,杀死村上的人,很有可能是这些矿工的家人?”
柳夏树出于首觉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她接着往下翻这条信息。
当年海津岛上的矿工,相当大比例都不是本地人。
再加上矿山关闭以后,有一半左右的本地人也选择搬家去本土发展。
现如今还住在岛上、有家人在那场事故中丧生的居民,一共有十二人。
其中五人,他们家属的遗体至今未被找到,还埋在那废弃的矿井当中。
凶手很有可能就在这剩下的十二,或者说五个人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