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又来70做知青25(第2页)

那两个拖拉机手在定下来的第二天,就被大队长送去县里学习修车技术去了。

首到来年开春,村里开始上工,隋心才再次出现在村民们的视野中。

隋心在乡下按部就班地生活了三年,这三年间,辣椒酱的生意从未间断。

从第二年起,她便与村子开始了二八分账的合作模式,这种合作不仅让隋心有了稳定的收益,也为村子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村子里的经济状况明显越来越好。

每年冬天,村里农事少的时候,隋心都会回到省城。

她在省城一首待到春节过后才返回村子。

在这段时间里,大队长便委托隋心在省城帮忙接收村里发给各个厂子的农副产品。

等到来年过完春节准备回村时,隋心再把货款一并带回去。

如此一来,既解决了村里在省城接收货物的难题,隋心也能多和家里人团聚。

宋丽娟吃了隋心偷偷喂的药之后,渐渐地好转了,又变成了以前那个爽朗大气的宋丽娟。

隋泽安身体也渐渐好转,虽然算不上强壮,但也达到了正常人标准。

随着时间的推移,辣椒酱作坊不再仅仅局限于生产辣椒酱,还增添了小酱菜、下饭菜等多种产品。

到了1977年,高考消息传来的时候,村里的这个小作坊己然发展成了一个小厂子。

厂里的工作岗位为村里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

知青们在第二年开始,在春种秋收那几天最忙的时候,一起跟着下地干活。

等到农活忙完了,全都出去忙着帮厂子找销售渠道。

就连村里地农副产品,他们每年也都能卖给各大工厂不少。

对于高考这件事,知青们倒是比较看得开,他们心态很佛系。

觉得考上大学能回城自然是好事,考不上继续留在村里也不错,起码在村里有工作。

上谷村里几个读过高中的年轻人,也都在厂子里有职位,工作稳定,收入也还可以,并不是那么想参加高考。

大队长得知后,忍不住发了脾气。

“你们还有没有点出息?去考个大学,说不定能有更好的前途。

咱们这个地方太小,你们总要走出去开阔一下眼界吧。

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你们怎么知道什么才是最适合你们的。

等你们有了本事,和村子还能互帮互助,让咱们全村的生活都好起来。

都这么窝在这个小村子里,咱们厂子早晚得走下坡路。”

被大队长训了之后,他们几个才开始好好复习,准备考试。

最终,知青里有三人考上了大学,其中就有隋心。

村民中有一个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全村都欢田喜地的为他庆祝。

而那些没考上的人也没有太过沮丧,因为他们清楚,即便回到城里,家里可能也没有他们的容身之所,工作还没有着落。

与其回去过的不舒心,还不如安心在上谷村扎根,在村子里发展。

隋心这次没有报考京都的大学。

每个世界她都去京师读大学,她也觉得有些乏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