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攀枝花金沙江边的怨灵(一)(第2页)
在无数次的询问和排查后,终于,一条重要线索浮出水面。当地群众反映,有一个叫张莉的外地人,己经消失很久了,音信全无。张莉和煤机厂的工人王向东关系密切,两人从 1994 年便开始断断续续同居。近期,再也没有人见过张莉的身影。这个线索让警方看到了一丝曙光,他们立刻将调查重点转向王向东。经过深入调查,警方发现王向东所在工厂的编织袋和案发现场发现的一模一样,这一发现让王向东的嫌疑陡然增大 。而且,在王向东的房间里,警方还发现了疑似血迹,这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让整个案件似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虽然编织袋和疑似血迹这两个线索对王向东十分不利,但仅仅这些还不足以定他的罪。编织袋在工厂中属于常见物品,并不能确凿地证明就是王向东用来抛尸的;而房间里的疑似血迹,经过检测,由于量太少且年代久远,无法准确判断是否为人血,更无法确定与死者的关联。案件的侦破就像陷入了一片迷雾之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似乎又要被扑灭了 。
由于证据不足,这个案子一拖就是一年半。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警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社会上的质疑声不断,民众对案件的关注度持续不减,他们渴望早日看到凶手落网。但警方没有被压力击垮,他们始终坚守着岗位,在暗中坚持不懈地寻找新的线索。专案组的成员们放弃了休息时间,日夜奔波,反复研究案件的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突破口。他们相信,只要凶手犯了罪,就一定会留下痕迹,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 。
2001 年 4 月,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调查,转机终于出现。警方在仁寿县经过深入细致的排查,查出死者张莉原名唐某 。唐某的家人焦急地表示,她己经失联一年多时间,家人西处寻找,却始终没有她的消息,这一年多来,家人的心一首悬着,每天都在担惊受怕。这条线索的出现,就像黑暗中的一丝曙光,让案件有了新的突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