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1995 年成都僵尸惊魂(三)(第2页)
其中,恐水是狂犬病最为典型的症状之一。患者会对水产生极度的恐惧,哪怕只是听到水声或者看到水,都可能引发其咽喉肌肉的痉挛。这种痉挛会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吞咽,甚至连口水都难以咽下。
此外,狂犬病患者还会出现其他一些症状,如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同时,患者的精神状态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出现精神错乱、幻觉以及攻击性增强等精神症状。
这些症状使得患者的行为举止变得异常,与常人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容易被人们误解为是“僵尸”。在信息传播不畅的情况下,这种误解很容易被进一步放大和传播,从而导致了这起事件被误传为僵尸事件。
在 1995 年那个神秘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成都僵尸事件中,经过深入调查发现,龙泉驿平安乡那户姓林的人家,极有可能是因为误食了被患有狂犬病的狼狗咬伤的猪肉,而不幸感染了狂犬病病毒。
就在那个夜晚,这户人家的成员们突然开始出现一系列异常症状。他们的身体发热异常,皮肤呈现出诡异的红色,仿佛被某种邪恶力量所侵蚀。更为可怕的是,他们对周围的人产生了强烈的攻击性,见人就咬,完全失去了理智和自控能力。
第二天,当亲戚们前来探望这户林家时,他们再次遭遇了恐怖的一幕。林家的人突然病情发作,毫不留情地咬伤了前来探望的亲戚和邻居。由于当时人们对于狂犬病的认识非常有限,加上恐慌情绪的迅速蔓延,这起事件被误传为“僵尸咬人”的恐怖事件,一时间整个城市都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成都僵尸事件在当时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恐慌,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至今仍让不少亲历者记忆犹新 。
在学校里,老师们如临大敌,格外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他们反复叮嘱学生,放学后务必第一时间首接回家,绝不能在路上逗留玩耍。学校还要求学生们尽量结伴而行,不要独自行动,仿佛这样就能在面对未知的恐惧时多一份保障。一些学校甚至取消了晚自习,早早地就让学生们组队放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在天黑前安全到家 。
家长们更是忧心忡忡,他们对孩子的行踪格外关注,严格限制孩子外出。每天放学后,家长们都会早早地守在学校门口,焦急地等待孩子的身影,一接到孩子,就立刻带着他们匆匆回家,生怕稍有耽搁就会遭遇危险 。晚上,孩子们被要求必须待在家里,不能踏出家门半步。有些家长还会在家里准备一些所谓的 “辟邪之物”,比如桃木剑、八卦镜等,希望这些能给家人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和实际的保护 。
在社会上,这场恐慌也迅速蔓延开来。人们在街头巷尾谈论的都是僵尸事件,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恐惧和担忧。夜晚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以往热闹的夜市、散步的人群都消失不见,店铺也早早关门歇业,整个城市仿佛被一层恐惧的阴霾所笼罩 。
当时,还有一些有趣又无奈的现象。由于传说红色的东西会引来僵尸,小学生们都不敢戴红领巾,生怕在路上被僵尸盯上。甚至有人说童子尿可以辟邪,于是一些人开始收集童子尿,洒在自家门口,希望以此阻挡僵尸的靠近 。在那个信息传播相对有限的年代,这些看似荒诞的行为,却真实地反映出人们内心的恐惧和无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