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是那个周周 作品

第337章 咸阳狐仙复仇:韦家的兴衰(一)

唐朝天宝年间,咸阳城一片繁华昌盛,车水马龙间尽显盛世之景。¨6·吆′看+书\王. .罪?欣.璋*结?哽*欣~哙¢城中韦家,声名赫赫,堪称名门望族。家主韦有田,凭借着远超常人的商业头脑与多年如一日的辛勤打拼,将家族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从丝绸香料到粮食茶叶,韦家的生意版图不断扩张,店铺遍布咸阳城的大街小巷,甚至在长安、洛阳等大城市都设有分号,积累下万贯家财,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业巨擘 。 韦有田三十多岁时,妻子张氏历经艰辛,终于为他生下儿子韦淼。韦淼作为家中独子,自然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家人对他呵护备至,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自小,韦淼便身着绫罗绸缎,所穿衣物皆由顶级裁缝精心制作,绣着精致的花纹,腰间还挂着价值不菲的玉佩;饮食上,餐餐皆是山珍海味,每日光是早餐就有十几种精致的点心和珍稀的水果。家中专门为他请了私塾先生,希望他能饱读诗书,将来有所作为 。

在家人毫无节制的宠爱下,韦淼的性子逐渐发生了变化。他自幼便与一群同样出身富贵的公子哥混在一起,这些公子哥平日里无所事事,只知享受生活,追求各种新奇的玩乐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溜须拍马的地痞无赖也围在韦淼身边,他们善于迎合韦淼的喜好,为他出谋划策,带着他寻找更多刺激的乐子 。¨5′0′2_t¨x^t\.,c\o·m/

渐渐地,韦淼养成了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习性。他对家中为他请的私塾先生的教导置若罔闻,对读书识字、学习知识毫无兴趣 。每日里,他不是与那些公子哥斗鸡走马,就是和地痞无赖们西处闲逛,惹是生非 。他们经常出入咸阳城的烟花之地,那里有热闹非凡的酒楼茶馆、香气西溢的美食佳肴,还有能歌善舞的女子。韦淼沉迷其中,听戏喝酒,寻欢作乐,挥金如土 。百十两银子在他眼中,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玩物,眨眼间就被挥霍一空 。

张氏得知此事后,不仅不加以管教,反而担心儿子在外受委屈,还会主动拿出银子,任由他肆意挥霍 。每次韦淼要钱,她总是毫不犹豫地满足,还会叮嘱他在外要吃好喝好玩好,不要亏待自己 。在她看来,儿子是韦家的独苗,理应享受最好的生活,这些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花了还能再挣 。

韦有田深知 “纵使家有千山万山金,也怕败家不留心” 的道理,看着儿子如此放纵,他心急如焚 。每次韦淼犯错,韦有田都想好好教训他,希望能让他走上正途 。可每当这时,张氏总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儿子护在身后,哭闹着指责韦有田:“你们老韦家就这么一根独苗,难道你想打死他让老韦家绝后吗?” 韦有田试图跟她讲道理,告诉她 “子不教父之过”,现在不严加管教,将来后悔都来不及 。¢0`0?暁\税\惘, ¢埂?辛~醉¨全?但张氏根本听不进去,甚至以跳河自尽相威胁 。韦有田无奈之下,只能一次次放弃管教儿子,久而久之,也就渐渐对韦淼的教育失去了信心 。

岁月如刀,无情地在韦有田身上刻下痕迹。常年的奔波劳累,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最终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他躺在床上,身形消瘦,面色苍白如纸,脸颊深深地凹陷下去,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生气,气息也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 。

临终前,韦有田强撑着最后一丝力气,将张氏和韦淼叫到床前。他目光浑浊却饱含期望地看着韦淼,嘴唇微微颤抖,有气无力地说道:“儿啊,为父辛苦一生,积攒下这份家业,本希望你能懂人事、明事理,将来好好守住它 。如今我时日无多,你要记住,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日后定要勤俭持家,切不可肆意挥霍,只有这样,才能一生富贵 。”